在《三国志.吴书》中,只有两个人单独列传,一个是大帝孙权,另一个就是陆逊。只有看过《三国志》与《资治通鉴》才知道,陆逊实在是与蜀汉的诸葛亮一类的人,只不过因为他们所侍候的主了不一样,他们的历史地位也就不一样了。
诸葛亮主政时期是臣强主弱,而综陆逊一生,一直笼罩在强势的主人孙权的阴影下,另外一方面,诸葛亮死时,诸葛亮成年的过继儿子已死,而亲生儿子诸葛瞻才八岁,而陆逊那出类拔萃的儿子陆抗已经二十岁了,这就注定了陆逊将会是以悲剧结束了。
陆逊本是江东名族,与孙权同岁,却是孙权的侄女婿——陆逊娶了孙权哥哥孙策的女儿。看来这些条件都不错,可是作为外来户的孙策、孙权兄弟,对江东本地人既拉拢又防范,当一个不管事的高官是容易的,可真要是成为一个手握重兵强权的高官名将却是难上加难了。孙权执政后,对哥哥的儿子们的待遇也是极薄的,就不用说女婿了。
陆逊身处这样一个尴尬的地位,如果没有一个好的机会是很难出人头地的。
机会说来就来,就看你能否抓的住了。际逊就是一个善于抓住机会的人。狂傲的关羽给了陆逊一个机会。
说起来,陆逊是一个清醒的人,他对时局的清醒应不逊与鲁肃,他知道吴蜀联合抗曹对吴国的重要,但是为了能够出人头地,必须附和吕蒙及孙权的野心。白衣渡江夺消灭了关羽、回了荆洲,夷陵之战把一世枭雄刘备打回了成都。这两仗彻底成就了陆逊东吴孙权之下第一人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