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会遗忘看过的大部分书?

2025-04-16 01:44:17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会存在这样的问题,其实在最开始我们的圣人孔子就说过,温故而知新了,经常不去翻阅,最多只能保持稍微记得,或者到后面的不记得,最主要是我们所从事的各方面事情没有用到,或者说接触的领域人物让我们没有使用到所看所学,都会慢慢遗忘,经过时间的推移,时光的变迁,我们的脑子就像一个硬盘,总会慢慢装满,然后自动删除不经常使用的,用不到的来保存对我们有用的,适用社会,可以实现自我价值的东西。

回答2:

人们会遗忘是因为记忆的痕迹得不到强化,所以就逐渐消退了,也就是说没有反复的回忆和思考,或者再去阅读和学习,时间长了就会慢慢遗忘。时间是造成遗忘的决定因素,这种说法更容易为人们所接受。

回答3:

因为大脑只会选择性记忆住那些对自身非常重要或者是多次记忆的东西,其它不重要的和少次记忆的东西就被慢慢放到大脑的角落里从而想不起来了。我们看过的书大部分都是浏览一两遍,很多书也不是特别重要,就被渐渐遗忘了。

回答4:

‍‍遗忘是由于情绪或动机的压抑作用所造成的,如果说这种压抑解除了的话,记忆还能得到恢复。这种现象首先是由弗洛伊德在临产实践中发现的。压抑说考虑了个体的需要、欲望、动机、情绪等在记忆中的作用,这是前两个理论所没涉及到的。‍‍

回答5:

‍‍现在很少看纸质的书了,看那些快餐的电子书,就像小时候看格林童话一样的看作者天马行空,动不动几百万字,看完了也忘了差不多了,反正是打发时间,若是说想从这些书里找到些什么人生哲理或者留下什么深刻记忆,那是有点想多了,不把你的人生观和历史知识弄崩溃了就说明你很有内涵了。这辈子看过的书太多了,确实能够记住的不多,顶多一些记忆深刻的片段,一些感人至深的桥段,一些受益匪浅的内涵会成为人生的土壤,让你成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