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跟刘邦比,算是失败者。但是,跟其他诸侯英雄比,项羽得说是成功者。
如彭越、英布这些与刘邦一样的平民英雄,再如韩王成、魏王豹、赵王歇这些六国后裔。
跟这些人比,项羽得甩出他们好几条街。既然这些人还有好多支持者,那项羽为啥没有?
乱世之中,没人拥有上帝之眼,能看得出项羽和刘邦的胜败结果。所以,或投项羽、或投刘邦,只能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后世评价,也是如此,以成败论英雄是一种见识,但是惋惜悲剧英雄也是一种见识。
01.项羽也是一个成功者,而且垓下之战前一直很成功
巴拉巴西《成功公式:成功背后的科学》一书,提出成功的两个衡量指标:一个是业务表现;一个是社会网络评价。
那就套用这两个指标来拆解一下楚霸王项羽:
首先是业务表现。
乱世里的业务表现就是组织战争的能力和绩效。巨鹿之战,项羽一战封神;彭城之战,楚霸王霸气天下。就这种业务表现,只能说是成功了,怎么都不会是失败者。
项羽自谓:
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馀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乱世征战八年,大小战斗七十多次,从来都是所当者破、所击者服,就没打过败仗,所以项羽才能霸王天下、宰割山河。
这就是项羽的业务表现,可以说组织战争能力和绩效,项羽得是秦末乱世第一人。韩信跟他比,都要暗淡一点儿。
其次是社会网络评价。
巴拉巴西说:成功不是取决于你的业务表现,而是取决于你的业务表现对社会网络的用处。
但是,乱世称霸是一个零和博弈,就是社会网络再不喜欢项羽,也没用,因为项羽能打就够了、就是成功。
乱世里除了战争这个业务表现,当然还有社会网络评价。
这个网络评价就是声望和出身。
陈胜虽然最先称王,但明显后劲不足,就是因为他的声望和出身不行,所以社会网络评价就低。虽然陈胜第一个起义,但是跟着他干的人真得不多。
当时,社会网络评价最高的就是楚国集团。
而项羽呢?他的出身是楚国贵族。就这一点来说,楚霸王就获得了先发优势。
彭越虽然很能打,但灭了秦帝国,他带着一万多人,却连块土地都没有。英布和陈婴也很厉害,但还是不得不投靠楚国集团、投到项羽门下。原因就是这些平民英雄,没有足够的网络评价,即便战争表现很好,但也不能自立为王,也不能成功。
因此,以业务表现和网络评价这两个指标上来衡量,项羽都是成功的。而成功的主公,自然会有数不尽的门客、主动投入彀中。
02.项羽身边凝聚了一大批死忠粉
刘邦彭城战败逃跑的时候,就一个夏侯婴驾着马车、拉着他和他的一双儿女(惠帝刘盈和鲁元公主)逃命。
项羽垓下战败逃跑的时候,带出了八百骑兵,最后剩下二十八骑,而就是这二十八骑,竟敢跟项羽一起挑战汉军五千骑。所以,大势已去的项羽,还有八百死忠粉对他不离不弃。
项王已死,楚地皆降汉,独鲁不下。汉乃引天下兵欲屠之,为其守礼义,为主死节,乃持项王头视鲁,鲁父兄乃降。
非但这八百骑兵死命相随,还有鲁城父老、举城相随,项羽不死,这伙人就是被屠城、也不背叛。
所以,虽然项羽各种残暴非常,但是靠这些因素的注入,也能把他打造成悲剧英雄。
项羽之所以能有这么大的凝聚力,有这样几个因素:
一个是业务表现。跟着这样的主公有肉吃,也就是垓下之战打败了,其他的时候,项羽可都是一直在打胜仗。
一个是网络评价。项羽是根正苗红的楚国贵族后裔,而楚国是反秦的旗帜担当,大家都是打着楚国旗帜造得反。
再一个就是江东子弟兵。项羽不过乌江,因为他觉得对不起江东父老,带出了八千子弟兵,结果就剩下他一个。刘邦起兵是沛丰乡党,项羽项梁起兵则是江东子弟,这是嫡系人马,绝对的死忠。
还一个就是项羽的人格也很魅力。项羽叱咤喑呜,而有些人就喜欢他的叱咤喑呜,令对手千人皆废,而自己人有这样的老大心里踏实。还有就项羽“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虽然项羽的感受带宽比较窄,但是对于身边人,这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