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的基础拳种,这一说法不是很正确。因为众多的武术流派中,每个流派都有自己独特的训练体系,而所有这些体系中,都遵循着一个循序渐进的原则,即所有流派都有其自己的基础训练项目或基础套路。而不是以哪些流派的训练体系作为另一些流派的基础。
但是,在中国传统武术中,各训练体系有时会有相互借鉴的情况,比如想内家中的太极、形意和八卦,由于理法相通,所以在一些基础训练科目上也会相互借用,比如像桩功里的浑圆桩等等。
中国传统武术中的北派的长拳类拳种很多,像华拳、查拳、二郎拳等等,这些拳法有它们的共同特点,比如动作舒展,腿法多变等等,由于这些相同之处,其各自的训练体系中的许多科目也是相通的,像查拳、二郎拳、少林拳等拳种中的基础的入门套路中,均有潭(弹)腿一类。原传潭腿出自山东临清,称为临清潭腿,共十路;其他流派之弹腿多从此演变而来,查拳亦有十路弹腿、二郎拳的十路弹腿后被精武会编为精武潭腿;而少林弹腿为十二路。此外尚有六合弹腿、教门弹腿等。这些潭(弹)腿在练法和动作编排上大同小异。因此如果以所谓的“拳种”论,潭(弹)腿似乎是许多北方拳种的基础入门的训练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