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上丹端身坐,巍巍不动型。
松静空定灵,修炼大丹功。
天桥休搭紧,两眼莫圆睁。
河图抱在脐,全身都放松。
耳听无弦琴,鼻息不闻声。
女子总诀:
仰头起邪火,埋头阴气生。
松静空定灵,修炼女仙功。
心悟往呼吸,意悟昭灵宫。
若是心意散,应守灵台中。
时刻要勤坐,自然性觉通。
第一步 入静调息
身体面向南方,双腿盘坐,上体端正,双手平放在膝盖,全身放松,口唇微合,舌抵上腭,双目微闭,保持内心平静,排除杂念,意守丹田,达到入静状态。调整呼吸,使呼吸变得轻细自然,静静打坐二十分钟。
第二步 意守玄关
玄关位于两眉之间,丹经上叫“灵台”,亦称“方寸”。入静调息二十分钟之后,双手掐子午扣(即左手拇指掐左手中指尖为午位,右手拇指从左手虎口插入,按在左手第四指根部子位上,其余四指合抱在外,成双手合掐子午扣式),放在小腹前。内心安宁,排除杂念后只感觉到自己的细长呼吸,意守玄关,练半个小时。
第三步 退符排阴
这一步也叫“以意排浊”。当“意守玄关”做完后,两腿伸直,双手分开,分别放在左右两膝上,手心向上。舌尖放下,嘴也张开,双眼睁开,目视两足尖。意守双足涌泉穴,想象全身的病气、浊气、阴气、毒气不断地从涌泉穴流出。以意排浊,练十分钟。
第四步 仙人洗脸
这一步是收功的动作。分散意念后,两腿收回盘坐或者不收回也可。双手掌互相搓热,双手用手掌在脸上从上往下按摩。头后至头顶用十指抓点头上各穴。即拇指从“风池穴”开始,一直上行至头顶“百会穴”。前下后上,反复做三十六次。最少做九次,然后收功。练习五分钟左右。
所谓“百日筑基”,即是说练习此功需要一些时日的坚持修炼,持之以恒方能见功效。百日筑基功属于静功,是练习武当武术的配合功法,因此也要注意动功的修炼,动静结合。不过要注意,在患有感冒等小疾病时,不要练功,等病症消除后再练功。练功到一定程度,就会极少患病。练功中出现出汗、腹泻、流泪、发笑、脱皮、呕吐、抖动、想哭等,也是正常现象,不必惊慌,这些都是排浊现象。练习一段时间后,就会自然消失。
2.筑基, 内丹学术语。筑基,内丹学术语。 道门认为, 内丹修炼是一个过程, 所有的举措必须有良好的基础, 这就好像盖房子一样, 基础应该扎实, 否则就无法保证房屋建造的牢固与可靠。道门认为,内丹修炼是一个过程,所有的举措必须有良好的基础,这就好像盖房子一样,基础应该扎实,否则就无法保证房屋建造的牢固与可靠。 在道教内丹家看来, 修炼内丹的要素是精气神, 这叫做「 三宝」 , 人在降生之初, 精气神是齐全的, 但随著时间的推移, 年龄的增长, 精气神就会有所缺损, 於是发生种种病症。在道教内丹家看来,修炼内丹的要素是精气神,这叫做「三宝」 ,人在降生之初,精气神是齐全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年龄的增长,精气神就会有所缺损,于是发生种种病症。 内丹修炼的筑基功夫就是要修复身体缺损的精气神, 治疗病症。内丹修炼的筑基功夫就是要修复身体缺损的精气神,治疗病症。 关於这方面, 《 天仙正理直论》 有相当精辟的见解。关于这方面, 《天仙正理直论》有相当精辟的见解。 该书指出, 所谓「 基」 就是修炼阳神的本根, 安神定息的处所, 没有处所, 就不能安神, 也就谈不上什麼修炼了。该书指出,所谓「基」就是修炼阳神的本根,安神定息的处所,没有处所,就不能安神,也就谈不上什么修炼了。 筑基, 就是培补精气, 精气旺盛了, 神也随著旺盛。筑基,就是培补精气,精气旺盛了,神也随着旺盛。 具体来说, 就是通过排除思虑的干扰, 使神安於处所, 补精气, 也补神, 然后才进行其他的炼丹功夫。具体来说,就是通过排除思虑的干扰,使神安于处所,补精气,也补神,然后才进行其他的炼丹功夫
感受精神力。冥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