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各国的争霸战争有哪些积极作用

2025-04-19 10:21:14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1、加速了奴隶制的瓦解,促进了新的经济,社会制度的产生。
2、初步实现了局部统一,加速了各区域的民族融合,为全国统一奠定了基础。

春秋争霸:
春秋争霸(前770年—前476年)发生在奴隶社会瓦解时期,在王位衰落的同时,一些诸侯国强大起来。为了夺取更多的土地、财产和人口,争当左右天下、支配别国的霸主,几个大的诸侯之间,展开了长期的争霸战争。在争霸过程中,有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先后做过霸主,历史上称为“春秋五霸”。

回答2:

  “古者,四海之内分为万国。城虽大,无过三百丈者,火虽众,无过三千家者……古之为万国者,分以为战国七,千丈之城,万家之邑相望……齐以二十万之众攻荆,五年乃罢。赵以二十万之众攻中山,五年乃归。”

春秋时的小国,通常一两个城,轻易就能灭掉。但是,大国的垄断程度还不够,所以也不能太猖獗;所以大国对小国,一口气就吞了;反而是大国对峙,往往争个霸,决个胜负,保护了自己的保护国,然后就算了:要达到的效果,其实往往是小国对他们的臣服,获得足够的威望,而非彻底征服。

战国七雄时,大家垄断程度高了;小国如燕和韩,都是千乘国,而且利益更纠结,周天子又不管事了,所以动不动斩首数十万。苏秦说六国时就说过韩和魏是保护山东诸国不受秦侵害的关键,这是非常利益相关的事儿,所以动兵累万,务求斩草除根,比春秋时残忍暴力得多了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