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报表分析是连接财务报表 和使用者的桥梁和纽带,提高财务报表分析的有效性,实质是提高决 策的有用性。
(一)行业的经济特征将 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影响财务报表的内在关系
(二)识别公司在其行业中为获得竞争优势而采用的竞争战略
各行各业的公司都会面临一系列的战略选择,要在众多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公司必须制定有效的经营战略。财务分析人员通 过研究财务报表理解公司过去获得的成功,预测公司在未来可能会达 到的业绩。然而,对于公司财务报告的研究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相 反,这种分析应该与公司在其行业中所遵循的竞争策略相联系。
通过识别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以及所采取的竞争战略,分析人员能深入了解企业的发展潜力,特别是在企业价值创造或赢利方 面的潜力,并掌握企业的经济状况和经济环境,从而可以进行客观、 正确的财务报表分析。
(三)理解公司主要的财务报表,对财务报表中的非再生项目和非正常事项进行调整
正常经营事项是指企业只要持续经营,这些事项就会持续发生,如各种生产经营活动;非再生项目和非正常事项是指那些偶然 发生的事项,如接受捐赠、自然灾害等。正常经营事项是经常性的、 持久的,是与这类事项有关的信息对未来进行预测的基础;非再生项 目和非正常项目只是偶然发生的、暂时的现象,其对企业的影响一般 是当期的,与这类事项有关的信息的决策相关性较差。这两类事项对 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的影响有着本质的区别。由此可见,在进行财务 分析时,要注意区分这两类事项的不同影响。 对收益中包含的非再生性收益和损失,分析人员应该予以忽略,或者给予比再生性收益更低的权重。同时分析人员要关注公司 是否对交易进行过刻意安排或者对会计准则进行了刻意的选择,从而 使得财务报表与其实际经济状况相比显得盈利性更好或者风险更低。
(四)分析、解释公司的盈利性和风险,评估公司的业绩和财务状况及其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