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皇帝去世后的墓地被称为“陵”,而其他人都只能称为“坟”。皇陵不仅是帝王的象征,更埋葬着价值连城的陪葬品,这也是大多数皇陵都不能完整保存到现在的原因。一般的皇陵都非常豪华、奇葩,动用了很多人力、财力和物力,经过很多年才修建完成,而开国皇帝的陵墓更是异常的豪华,如秦始皇陵。
但历史上有一位开国皇帝的陵墓,与其他皇帝相比,陵墓则非常寒酸,里面的陪葬品也非常少,以至于盗墓贼都不愿意光顾。究竟是哪位开国皇帝的陵墓如此节约呢?它就是北宋开国之君赵匡胤的永昌陵。
赵匡胤,本是后周禁军首领,后通过陈桥兵变,“被迫”黄袍加身,然后就取代了后周,登基称帝,建立了北宋政权。坐上皇位后,赵匡胤几乎夜不能寐,时刻担心手握大权的将军跟自己学。于是,他就玩了一招“杯酒释兵权”,赐给这些大将很多土地、豪宅和美女,让他们好好享受人生。
在赵匡胤的治理下,北宋的经济飞速发展,人们安居乐业,为之后中国一举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天有不测风云,身体相当强壮的宋太祖赵匡胤,于公元976年离奇死亡了,年仅49岁。据说,是他弟弟宋太宗赵光义所为,并留下了“烛影斧声”的千古未解之谜。
宋太宗赵匡胤去世前,没有跟以往的皇帝学,没有给自己提前建造豪华的皇陵,而是在死后在开始修建陵墓。就这样,经过7个月的时间,草草地建了一座陵墓,也就是永昌陵。
永昌陵位于今天河南省郑州市下辖的巩义市,原本占地面积近4000亩,没有修建墙垣,只在前后左右遍种松柏花卉。而根据宋宋太祖的遗愿,墓中放入的陪葬品也很少,更没有贵重的黄金白银。北宋灭亡后,永昌陵曾被盗过,但盗墓者进入陵墓后,发现墓中并没有值钱的东西,就没有打开赵匡胤的棺椁,然后就离开了。
如今的永昌陵,与其他帝王陵墓相比,更是凄凉无比。因为没有价值连城的陪葬品,也就无人问津,别说是考古专家了,连那些“宁可盗错,绝不放过”的盗墓贼都懒得光顾。除了那些残破的雕像,就剩下了一堆黄土,坐落在普通的农田里,只不过因为面积大,显得略微与众不同。
自从秦始皇建立秦朝,并开创了“皇帝”的称号,直至清朝灭亡的两千多年的时间内,中国共有过几百位皇帝。一般来说,开国皇帝都具有雄才大略,要不然很难推翻之前的王朝。在皇帝打下江山之后,只要有他有儿子,哪怕儿子是个智障,都会将皇位传给自儿子,而不会给其他人,这也很好理解。
但是,凡是总有例外。曾有一位开国皇帝,其名气不亚于秦始皇和汉武帝,尽管他有好几个儿子,却把皇位传给了弟弟,令很多人不解。而且,他死的相当突然,至今死因成谜。现如今,该皇帝的陵墓残破不堪,甚至被种上庄稼,盗墓贼都懒得光顾。
在今天河南省巩义市的一个小村庄,有一座规模庞大的古墓,但墓地周围都种上了庄稼,且显得极为荒凉。而从墓地周围那些石雕可以看出,此墓地的主人身份显赫,并带有帝王之气息。你没猜错,它不是一座普通的墓地,而是一位开国皇帝的陵墓,其主人为宋太祖赵匡胤。
赵匡胤,本为后周禁军一把手,于公元960年发动了陈桥兵变,通过黄袍加身登基称帝,建立了北宋王朝。公元976年,赵匡胤离奇去世,并留下了“斧声烛影”的未解之谜。宋太祖的长子赵德秀早亡,而次子赵德昭现在已经28岁,绝对有资格和继承皇位。但是,令所有人意外的是,继承皇位的不是他儿子,而是弟弟赵光义。
根据《宋史》记载,宋太祖是个大孝子,他按照母亲杜太后的遗言,将皇位传给了弟弟赵光义,事实真的是这样吗?赵匡胤去世的头天晚上,召弟弟赵光义到宫中饮酒,并且让他在宫中没回去。第二天一早,赵光义就说哥哥暴毙了,这里面是否有蹊跷?时光不能倒流,我们也无法重现当时的场景,但此事绝对值得怀疑。
通常来说,皇帝生前都会把陵墓修好,毕竟修建皇陵是很耗时间的。但宋太祖却是个例外,他生前没有修建陵墓,而是在去世后才开始修建,七个月后才能被埋葬,估计里面的陪葬品不是太丰厚,至少与秦始皇等人相比。
宋朝后期,先是被金国吊打,后被蒙古军所灭。在此战乱期间,朝廷岌岌可危,压根就没能力保护皇陵,故很多盗墓贼就开始大肆盗取送皇陵,其中就有宋太祖的永昌陵。经过一波又一波盗挖,永昌陵内的陪葬品就被挖空,现如今只剩下那些难以搬运的石雕,孤零零地矗立在农田当中。
虽然永昌陵残破不堪,没有吸引盗墓贼的巨额陪葬品,但对于研究北宋历史来说,依然有很重要的意义,也是值得被好好保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