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形象分析
宋江世代务农,守一些田园过活。属于中小地主,自幼读一些儒家的书,受到传统的文化教养。他的职业就是在县衙里边当一个押司。他不属于官,而是一个小吏。所以刀笔精通,吏道纯熟。这样的家境出身,所受的文化教养和所从事的这样的职业,所以他对百姓的一些疾苦可能有一些体验,这都是他所谓的仗义疏财,有一定的正义感;因为他管的是文书档案,所以养成他的处事谨小慎微,随机应变,也培养了他喜欢玩弄权术的手段;他在衙门里边管案牍文书的,所以也培养了他遵守法度的习惯。所以宋江到了梁山以后,他处理一些事情想得比较周全,处理事情比较谨慎,大概和他所从事的职业有关系的。 一个人在那样复杂的社会里边,没有一点权术,很难生存。在宋江身上表现得比较突出。他要把霹雳虎秦明招降过来,他就和花荣两个人设计就把秦明俘虏了。派人骑上秦明的马,穿上他的衣服,戴上他的头盔,假装是秦明,《水浒传》里边写横七竖八,si的男女不计其数,最后他又把秦明放回去,结果秦明回去以后,慕容知府说,你早就投降了强盗,所以我把你的妻子和孩子也都sha了。秦明无奈,听从宋江的劝说上了梁山,这就是一种权术。
宋江法度的思想是比较明显的。比方说,他把晁盖放走了,于法度上却绕不得,犯了法的。把他刺配到江州的时候,半路上被梁山的好汉拦住,要把枷给他打开,他不同意。他说这是国家的法度,如何能够擅自动它。一个是喜欢玩弄权术,再一个就是他看问题的时候,往往从法度的角度出发,都和他所从事的职业有一定的关系。
宋江的一生可以把他划成四段,上梁山之前,上梁山之后,接收招安之后,结局。
上梁山之前可以说他是个仗义的英雄。因为他上梁山之前,主要做了两件事,一个就是私放晁盖,第二个就是sha si了阎婆惜。为了自己梁山的朋友而把自己的外室给sha si,表现了他义的一面。
上梁山之后,给他定性的话,他是梁山起义军的首领。他凭什么可以当梁山的领袖?这是一个矛盾的地方。他文武的才能都有限,但是他能当梁山的领袖,可以从这三点来考虑。一个就是他仗义疏财的品格,使得他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对江湖的好汉有巨大的号召力。第二个就是他关怀兄弟,相信人。《水浒传》里边有几次比较大的战役,大多数他都是为了救自己的兄弟。他每打一个城市都是因为自己的弟兄,梁山的弟兄被捉,为了救这些弟兄而打仗。第三他有一定的组织才能和军事指挥才能。有一个战役影响比较深的就是三打祝家庄,其中两次宋江指挥得不太灵,损兵折将没有打下来,但他吸取教训,听吴用他们的意见,第三打典型地体现了他的组织才能。我们可以想像,如果要是作为一个义军的首领,他一点组织才能军事才能都没有的话,他是站不住脚的。梁山的武力发展到了最高峰,二败童贯,三败高俅,所以说他是梁山义军的首领。
接受招安以后,这个时候的宋江,应该是朝廷的忠臣。宋江挂在口头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为国家出力,保国安民。所以晁盖一si,他把梁山的聚义厅改成忠义堂。原来是聚义,现在是忠义。正式接受招安把旗号改了, “替天”改成“顺天”,“行道”改成“护国”,所以接受招安以后,就从原来义军的首领变成一个朝廷的忠臣,要顺天要护国,不是原来的替天行道。接受招安以后,主要干了四件大事。一个是平辽,辽国的,北方的。平田虎,平王庆。
他生活的最后一段是个悲剧的结局。108个好汉,征辽、平田虎、平王庆的时候,没有si 一个。而到了征方腊完了以后往回走的时候,有的战死,有的阵亡,有的病故,有的离去,有的出家,最后剩了27个。宋江是被药酒害si,吴用、花荣和他的感情很好,在他的墓地上吊而亡。宋江他害怕李逵知道他被害si,怕他造反,所以他临si的时候,又把李逵招回来,骗李逵也喝下药酒,李逵最后也si了。所以他最后整个的结局是悲剧的下场。
(本文摘自《百度文库》)
宋江外号及时雨,你可以介绍他的仗义疏财,才知道他声名远播的原因,再介绍他杀死阎婆惜的过程。
宋江给人的印象就是阴险、狡诈、狠毒、假仁假义,骨子里还有封建忠君思想。
宋江原本就只是一个小官差,最后他想当官那是很正常,想光宗耀祖想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