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高血脂患者要常吃海鱼?

2025-04-16 12:53:20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易于消化、味鲜肉嫩的当属鱼类。其中蛋白质含量高,而脂肪含量明显较畜肉低,因此,鱼类菜肴深受大家欢迎。除了口感,在对健康方面来说,不论淡水鱼还是海鱼,胆固醇含量普遍不太高,并且所含鱼油中的脂肪酸组成也十分奇特,表现为碳链比植物油要长或长得多,还有一点,双键数目鱼油比植物油要多。鱼油中已发现两种特殊的脂肪酸:一种是二十碳五烯酸(代号为EPA),另一种为二十二碳六烯酸(代号为DHA),具有抗凝血和预防血栓形成的作用。降胆固醇作用要比植物油强很多,这种特殊脂肪酸,海鱼所含量要比淡水鱼中高,如鲐鱼、沙丁鱼、秋刀鱼等海鱼中含量都相当高。

医学研究证明:常吃鱼类尤其是海鱼,具有防治高血脂及冠心病的作用。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发病情况,欧洲及美洲的居民发病率最高,亚洲的日本人最少见,而北极的爱斯基摩人几乎不患此病。与欧美地区的居民相比较,区别最大的是,后两个地区居民的饮食习惯是多吃海鱼。欧美居民平均每日吃鱼20克,日本人每日吃海鱼100克,爱斯基摩人每日吃海鱼400克。生活在北极一带的爱斯基摩人,祖辈以渔猎为生,常吃大量的生海鱼,发现其血液中抗动脉粥样硬化的高密度脂蛋白(HDL)含量以及二十碳五烯酸(EPA)含量均显著增高;他们的高脂血症、冠心病、高血压病、糖尿病的发病率也相对很低。无独有偶。国内相关资料报道,我国冠心病普查也表明,舟山群岛渔民冠心病患病率在我国是最低的。因此,高脂血症者,应常吃鱼类,尤其应多吃各种海鱼——的确可降低及预防冠心病的发生。

回答2:

因为吃海鱼有预防高血脂的作用:
鱼油中,能够具有血脂调节功能的,主要是两种不饱和脂肪酸,DHA和EPA,这两种不饱和脂肪酸中含有的不饱和键较多,通常对于血脂调节来说,优于坚果、植物油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其作用机制主要是DHA和EPA能够促进酸性及中性胆固醇自粪便中的排泄,从而达到降低血脂的效果。
每日1.2g,服用1-3个月对降血脂有明显表现。
在临床上,高纯度的鱼油制剂对于血脂中的甘油三酯的降脂作用较好,通常被推荐高甘油三酯的患者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