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瞄准“绝版概念”提出“瞄准绝版 概念”,原因有两个:其一是国家为维护 人民币的正常流通秩序,明令禁止集藏正 在流通中的人民币;其二,正在流通的人 民币不具备收藏和投资的价值。以我国已 发行的5套人民币为例,第一、二套人民 币(不含分币)已经退出了流通领域。根 据国家有关规定,这两套退出流通领域的 人民币不在限制范围之内,可以收藏和投 资。第三套人民币虽然还在流通,但市场 上已经难得一见,对这套人民币,有兴趣 者可适当留意。现在使用得最普遍、见得 最多的是第四套人民币,但需要特别提醒 的是,炒作正流通的人民币(金属币和纸 币)是违反有关规定的,有心收藏者千万 不要盲目跟风。 二、关注“特殊意义”在发行的五套人 民币中,有些极具意义。比如,于1948 年发行的第一套人民币,它共有12种面 额62种版别。其特殊意义在于版别最多 ,且是惟一一套在新中国成立前发行的人 民币,同时,它还沿用了旧币制,曾使用 双重纪年,并与一些地方货币共同流通过 一段时间。 在发行第一套人民币的同时,还发行 了2个版别、6个面值的蒙文版和维文版 的纸币,这两个版别的纸币仅限于在一些 少数民族地区流通。 1953年12月发行的伍万元人民币则 是流通时间最短的人民币,它在1955年4 月被停止流通,共流通了15个月,在已 发行的人民币中,不仅流通时间最短,面 值还最大。 在第二套人民币中,黑色拾元券、紫 黄色伍元券和深绿色叁元券是迄今为止我 国惟一一套委托外国“前苏联”代印的人民 币,人称“苏三币”。 三、兼顾艺术价值人民币的收藏价值 还体现在它本身的印刷和雕刻水平上。在 第二套人民币中,1962年我国自行印制 发行的棕色伍元券是第一批有满版水印的 纸币,同时,该钞票的雕刻和印刷水平也 很高。正是从第二套人民币开始,人民币 的图案设计首次采用左右花纹对称的形式 ,打破了传统呆板的四边框的形式。有类 似“价值”的还有“苏三币”中的深绿色叁元 券和黑色拾元券。 四、放眼纪念币 根据以上介绍可知,目前,可供收藏 人选择的品种,主要局限在第一套人民币 和第二套人民币上,这两套人民币现有的 市场价格较高,对一些有心收藏的人来讲 ,很难得偿所愿。其实,有心涉足人民币 收藏领域者大可不必只盯着它们,尽可以 把眼界放得再宽一些。在发行5套人民币 的同时,我国还发行过一些特殊的货币, 如1984年开始发行的普通流通纪念币, 属法定货币,不仅允许收集,且颇具投资 和收藏价值。这些金属币的好处是题材广 泛、印制精美、有很高的艺术观赏价值和 升值潜力,尤其是流通纪念币,面额多为 1元、5元和10元,发行价不高,由于能 很快上市流通,无需投入多大就可获得丰 厚收益。所以,对于有心收藏者来讲,如 遇到购买纪念币的机会,一定不要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