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泉水成分表中的“溶解性总固体”是什么意思?

2025-04-18 12:07:24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溶解性总固体(total dissolved solids)是水质工程学,环境科学名词。指水中溶解组分的总量,包括溶解于水中的各种离子、分子、化合物的总量,但不包括悬浮物和溶解气体。

测量单位为毫克/升(mg/L),它表明1升水中溶有多少毫克溶解性固体。TDS值越高,表示水中含有的溶解物越多。 

总溶解固体指水中全部溶质的总量,包括无机物和有机物两者的含量。一般可用电导率值大概了解溶液中的盐份,一般情况下,电导率越高,盐份越高,TDS越高。在无机物中,除溶解成离子状的成分外,还可能有呈分子状的无机物。

由于天然水中所含的有机物以及呈分子状的无机物一般可以不考虑,所以一般也把含盐量称为总溶解固体。 但是在特定水中TDS并不能有效反映水质的情况。比如电解水,由于电解过的水中氢离子等带电离子显著增多,相应的导电量就异常加大。

比如原TDS在17的纯水经电解水机电解后所得碱性水的TDS值大约在300左右。

扩展资料

影响 TDS 值测试的因素:

水温: TDS 笔不可用于测量高温水体(例如:热开水);

水的流速: TDS 笔不能用于测量晃动较大的水体;

水质污染: TDS 笔不能用于测量污染浓度较高的水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TDS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溶解性总固体

回答2:

溶解性总固体:指水中溶解组分的总量,即溶解于水中的总固体含量,包括溶解于水中的各种离子、分子、化合物的总量,但不包括悬浮物和溶解气体。

溶解性总固体也就是 TDS , TDS 为  Total Dissolved Solids  的缩写。水质工程学,环境科学名词,曾称总矿化度。

其主要成分有钙、镁、钠、钾离子和碳酸离子、碳酸氢离子、氯离子、硫酸离子和硝酸离子。水中的溶解固体主要是一些钙和镁,且不是可测得的污染物质。

扩展资料:

溶解性总固体的量与饮用水的味觉直接有关。 以下是不同 TDS 浓度与饮用水的味道之间的关系:

1、少于 300mg / L ,极好;  

2、300 ~ 600mg / L ,好;  

3、600 ~ 900mg / L ,一般;  

4、900 ~ 1200mg / L ,差;

5、大于 1200mg / L ,无法饮用。

饮用水中过高的 TDS 浓度,会造成口味不佳和水管、热水器、热水壶及家用器具的使用寿命减短。 TDS 浓度过低,也会因为过分平淡无味而不受人们欢迎,同时也会对输水管道造成腐蚀。因此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中溶解性总固体的限制标准为 1000mg / L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溶解性总固体

回答3:

溶解性总固体曾称总矿化度也称TDS。指水中溶解组分的总量,包括溶解于水中的各种离子、分子、化合物的总量,但不包括悬浮物和溶解气体。
在早期的研究中,曾报道饮用水中的TDS与癌症、冠状动脉疾病、动脉硬化和心血管疾病呈负相关。也有报道称饮用水中的TDS与死亡率亦呈负相关。已确认TDS中的组分,如氯化物、硫酸盐、镁、钙和碳酸盐会腐蚀输水管道或在管道中结垢。高质量浓度的TDS(>500mg/L)会减少水管、热水器、热水壶和诸如水壶、蒸汽熨斗等家庭用具的使用寿命。

回答4:

喝溶解性总固体低的水好,太高烧开后容易得结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