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任何企业都适合采用弹性福利计划。
首先,弹性福利计划造成了管理的复杂。由于员工的需求是不同的,因此自由选择大大增加了企业具体实施福利的种类,从而增加了统计、核算和管理的工作量,这会增加福利的管理成本。
其次,弹性福利计划这种模式的实施可能存在“逆向选择”的倾向,员工可能为了享受的金额最大化而选择了自己并不最需要的福利项目。
再次,由员工自己选择可能还会出现非理性的情况,员工可能只照顾眼前利益或者考虑不周,从而过早地用完了自己的限额,这样当他再需要其他的福利项目时,就可能无法购买或者需要透支。
最后,允许员工自由进行选择,可能会造成福利项目实施的不统一,这样就会减少统一性模式所具有的规模效应。
扩展阅读:
一套好的弹性福利制度必须符合以下几个要求:
1)恰当。即企业的福利水平对外要有竞争力,不落后于同行业或同类型的其他企业;对内要符合本企业的战略、规模和经济实力,不要使福利成为企业的财务负担。
2)可管理。即要求企业设计的福利项目是切合实际,可以实施的;同时还需要有一套完善的运行体制用以实施和监督。
3)容易理解。即要求各个福利项目的设计和表述能够很容易地为每个员工理解,在选择和享受福利项目时,不会产生歧义。
4)有可以衡量的标准。即要求企业为员工提供的每项福利项目都是可以衡量价值的,这样才能使每个员工在自己的限额内选择福利项目。
5)员工参与度高。即要求制度的设计包含企业和员工互动的渠道和规则。
6)灵活。即要求福利制度不但尽可能地满足不同员工的个性化要求,还能够根据企业的经营和财务状况进行有效的自我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