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你得知道,为什么现在P2P频频暴雷?
因为银监会的纵容。
银监会在P2P初期属于完全放手状态,所以一开始的P2P这个行业迅速泛滥成灾,很多人获利——不是P2P老板获利,而是那些借钱不还的老赖获利,因为很多人根本不知道把钱借出去了该怎么找回,更不知道如何正确审核这群借款人。
后来P2P跑路增多,其中有庞氏骗局也有正规做结果缺乏指导前找不回来倒闭的,随后银监会才慢慢插手P2P,准备收拾残局,所以有了第一次放话,要给各个P2P公司发证。
随后大家知道了,E租宝,蓝莓等等陆续跑路被抓暴雷,银监会发现管不了啊,上面要骂啊,结果出来了XX试行办法,准备靠自己的脑子解决问题。
接着发生的是,人该跑还跑,该抓还抓,该骗局还骗局,不过现在的原因是这行业渐渐有一批人做起来了,像是宜信,恒昌,信和,陆金所等等,这些人的背后要么是国企,要么是隐藏的富豪,要么政治资本浓厚,这批人站稳了脚跟,行业渐渐专业,那些投资人也变得谨慎(被骗的多了谨慎了,还有电销电话被人打爆了,更谨慎了。)
现在的情况是,银监会以及后来的银保监会的手段变成了,打压大部分,挤压所有P2P公司的生存空间,你不合规?我让你死!这就造成了最近一段时间的暴雷,这些暴雷的公司大都只有几十亿的债权,在业内属于小喽啰一级的,他们很多都是因为老赖欠钱不还(银行紧缩银根,要求还钱,借钱的肯定先还银行),本来这事可以扛过去的,虽然手段不怎么光明,但至少可以活下来。结果呢,这些监管者拼命压榨,找漏洞,不让这些公司运作,美其名曰去芜存菁,这就导致类似你说的投之家等等公司暴雷,自首认栽,破产,清算。
所以,现在P2P是最关键的时期,推荐各个投资者多观望观望,谨慎又谨慎,别让最后获利的不是P2P公司,不是你,而是所谓的监管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