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清理养殖场霉变玉米,防止动物中毒

2025-04-10 00:39:22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现在是4月份,气候逐渐转暖,我们的养殖场不会像冬天一样,为了给鸡舍取暖而提供供暖设施了,无形之中会给我们省一部分利润,但是,由于气温回暖,我们又面临着一个新的问题越来越严重,那就是:霉菌感染。霉菌这个问题,可以说是非常令人头疼的,也是非常容易被我们忽略的,但是,霉菌给养殖场带来的危害确是非常大的,今天我们就重新来说一说,大家容易忽略的霉菌带来的几个现象。


霉菌毒素主要引起人和动物的急性或慢性毒性,损害机体的肝脏、肾脏、神经组织、造血组织及皮肤组织等。

霉菌主要是从哪里来的呢?

我们以前只是简单的认为,发霉变质的玉米或豆粕是引起鸡体霉菌感染的主要途径,但是我们却忽略了霉菌还可以从污染的环境中来,如:鸡群排放的粪便没有及时清理,有害的细菌和病菌在空气中到处飞扬(包括霉菌),会导致霉菌毒素的感染;这一点是我们最容易忽略的,大家一定要引起重视;所以,平时我们一定要勤打扫,勤消毒,可以防止霉菌传播的。

霉菌毒素对鸡群的危害有哪些呢?

1、会破坏机体的免疫系统,导致免疫抑制病的发生,如新城疫和H9的发病;

2、会造成经常性的拉稀,肠道病久治不愈,饲料便频繁发生,降低饲料利用率;

3、霉菌毒素具有极强的腐蚀性,对消化道的破坏相当严重。是目前引起蛋鸡腺、肌胃炎的一个重要因素;

通过以上对霉菌毒素的简单分析,我们会发现,霉菌毒素无处不在,并且对产蛋鸡的危害非常大,同时也是这个季节非常常见的一种疾病,它在偷偷的偷走养殖户的利润,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这个病,可以提前在饲料里加一些脱霉剂,防止霉菌感染。可添加达龙霉立清,治霉菌,吸附营养成分,治疗霉菌的根本是分解霉菌,市面上是普通的,只能脱表面的酶,霉立清可以清理水垢,治疗霉菌效果显著。

回答2:

看具体发霉程度吧,如果比较严重,那还是建议不要使用,毕竟霉菌毒素的危害是令人担忧的;如果不是很严重,但也算是质地较差的玉米了,建议与好玉米搭配使用在中大猪料中,或者鸡料中。
近日来,玉米霉变导致畜禽中毒、死亡事件屡见发生,采食霉变玉米饲料导致畜禽死亡已成为广大畜禽养殖者十分头痛的问题,并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每年的7~10月份是玉米的穗期(拔节至抽穗)、花粒期(抽穗至成熟),是玉米营养器官与生殖器官同时旺长时期,若此期间出现长时间低温、阴雨寡照天气,平均降水量显著较高,将导致玉米极易被霉菌感染。 再有就是饲料库管理不善。玉米库房若通风不好,并且在储存过程中没有定期检查料库的温度和湿度。料库温度超过24℃,也极易造成玉米霉变。 玉米霉变后的主要有毒物质为黄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是由曲霉属中的黄曲霉和寄生曲霉所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黄曲霉的生长繁殖需要一定的温度、湿度条件,25℃~30℃是最适生长温度,最适相对湿度为80%~90%。其是一种高度致癌性物质,不但危害畜禽的生长、健康和生育,而且还以通过动物性食品进入人体内,影响人的健康。 黄曲霉毒素因其对人、畜肝脏的剧烈损害而名列毒性之首。有资料记载,黄曲霉毒素B1的毒性是剧毒化学药品氰化钾的10倍以上,是巨毒药砒霜的68倍,一粒严重发霉含黄曲霉毒素40微克的玉米,可使2只小鸭中毒死亡。动物对黄曲霉毒素的敏感性因种属、性别、年龄及营养状况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比较敏感的动物为雏鸭、雏鸡和小猪等。 黄曲霉毒素中毒目前无特效药物治疗。一旦发现中毒,立即更换饲料并加强护理。对早期发现的中毒禽可投服硫酸镁、人工盐等盐类泻药,同时供给充足的青绿饲料和维生素A,D,E、K,以缓解中毒效应,或者灌服绿豆汤、甘草水或高锰酸钾水溶液,可缓解中毒。 中毒死禽因器官组织均含毒素,不能食用,因此应该深埋或烧毁。病禽的粪便也含有毒素,应彻底清除集中用漂白粉处理,以防止污染水源和饲料。 如果玉米已经发霉该如何处理?首先对已有霉变者应及时挑出,以防止霉菌扩散。其次调整配方,在饲料中添加脱霉剂如丙酸制剂可以有效吸附霉菌毒素,并将其生物转化降解为无毒无害的代谢产物 针对轻度发霉的玉米可先粉碎后用清水浸泡,料水比为1:3(反复换水,直到浸泡水呈无色为止);或将霉变玉米粉泼湿,装入箩筐或可流出的布口袋内,放到流水中,漂48~72小时。之后再与预混料混合使用;也可把玉米粉放入缸(或钵)内,加1%~2%新鲜石灰水,浸泡8~12小时,再换清水,每天换2次,连换3~4次。 玉米在进行贮存过程中,首先一定要注意空气、湿度、温度等的控制,仓库要通风、阴凉、干燥、清洁。要严格按照“先进先出”的使用原则进行使用,及时清理已被污染的原料等霉积料;其次堆入玉米要规范,应与窗、壁保持一定的距离,贮存时间长的话还要定期翻动通风。 最后提醒广大养殖户,目前正是玉米易霉变的季节,养殖户在收贮及使用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防止玉米霉变,以避免畜禽中毒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