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为什么一般只吃食草动物的肉,不吃食肉动物的肉呢?

2025-04-19 09:36:32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按照不同的进食习性,我们可以将地球上数量众多的动物分为以植物为食的食草动物、以动物为食的食肉动物以及两者都吃的杂食动物,我们人类是属于杂食动物的,几乎每天我们都需要吃肉。

对于现在的我们而言,肉食是可以轻松地获取的,而在遥远的过去,想要吃肉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人类的祖先往往需要付出很高的代价才能获取到肉食,有的时候甚至还会有生命危险。现在问题就来了,在地球上草本植物分布得最为广泛,也最容易获取,倘若人类进化得只需要吃草,就应该省去了不少的麻烦,那么为什么人类要吃肉?直接进化成只吃草的人类不好吗?

地球上本来就存在着大量的以草本植物为食的食草动物,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消化系统会占据自己体重的很大的比例,比如说兔子的消化系统就占其体重的15至20%,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因为草本植通常都含有大量的难以消化的纤维素,食草动物必须要有强大的消化系统才能够完成对其营养的吸收。

假如你稍微注意一下,你就会发现我们平常的肉食来源主要是食草动物(比如说牛、羊、猪、兔等),却很少有食肉动物。那么问题又来了,为什么人类基本上只吃食草动物,而很少以食肉动物为食?

我们都知道,在地球上的生物之间存在着完整的食物链,从能量的角度来讲,食物链的本质就是能量从一种生物转移到另一种生物。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个能量转移的过程中是有很大的损耗的,一般来讲,能量每转移一次,就会有80%到90%的损耗。

比如说一只羊吃了2公斤的草,这些草所含的能量有一部分会随粪便排出,还有一部分会用作这只羊的日常的能量消耗,而剩下一部分才有可能变成这只羊自己的能量,这样杂七杂八的扣下来,这只羊就最多只能长0.4公斤的肉(注意是最多,实际上这种比例是很难达到的)。

同样的道理,假如有只狼又吃掉了这只羊,那么0.4公斤的羊肉也最多只能让这只狼长0.08公斤的肉。也就是说,同样消耗了2公斤的草,如果人类选择吃羊的话就可以得到0.4公斤的肉,而选择吃狼的话就只有0.08公斤的肉。问题的关键是,羊的肉和狼的肉所含的能量基本上都是差不多的,因此当人类开始圈养动物时,是根本不会考虑圈养食肉动物的。

回答2:

食肉动物太凶猛了,会对人产生伤害,不好饲养。食草动物好驯服,可以饲养,增加产量。

回答3:

食肉动物一般比较凶猛,不易捕捉,而且大多食肉动物都是野生保护动物,有很多都是濒临灭绝的,所以不能吃。

回答4:

答:因为在自然界中,食草动物的数量普遍是比食肉动物的数量多的。而且食草动物一般比食肉动物易捕捉。食肉动物普遍都比较凶猛。

回答5:

因为一般食肉动物,大多都是受国家保护的动物,法律是规定不可以乱食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