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七代明君为什么统一天下就崩溃灭亡了?

2025-04-19 03:00:39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秦国是典型的法西斯制度,商君的治国就是法西斯,全国都是农民和士兵,这种体制在分裂时候能迅速吞并其他国家,但是一旦到了和平时期无仗可打,矛盾就很突出了。另外你说的国富民强,是错误的,连商君的书里都提到,国一定要富,但是民一定要穷。这样才能激发打仗勇气,一旦有钱,人民就会安逸就会怕死谁还打仗。
所以统一之后,因为内部矛盾激化,百姓贫穷,赋税繁重暴动是早晚的事。比如用儒家思想才能教化人民顺从统治来过度,但是秦始皇焚书坑儒,就彻底完蛋。

回答2:

秦朝灭亡主要是自己的能力匹配不上控制全国,七代明君只是控制统治秦国可以,但是一旦统治范围扩大到全国,即使暂时性统治,但是六国旧势力还是很强的,所以一旦遇到风险挑战,就容易出现变故

回答3:

秦国之所以崛起是用了商鞅和推行商鞅的强力变法才有的后来,而且秦国一直以来坚持法家思想那就是重刑,采用严苛的法令和制度统治人民。
明朝有一句话说得很好治乱世用重典,秦朝统一前期处于七国战乱时期,若不用重典配合商鞅变法,那么秦国变法可能很难推行下去,所以从那时起秦国就一直采用法家思想治国,在战国时期可以很好统治朝臣与百姓,所以秦国会在乱世崛起靠的就是这一套严刑峻法。
但当秦国诛灭六国使天下太平之后,再继续用严刑峻法来约束臣民就不合适了,而且秦始皇在位时秦国徭役繁重,徭役繁重不说还伴随着严厉的法令,工期内干不完要斩首,逾期不到要斩首到了还是要斩首,甚至还要被连坐,这样的不近人情忽略脱离实际的严刑峻法搁谁也受不了啊,而且秦始皇则丝毫没有要二次变法的意思。
战乱时利用重典的确能起到很好的令行禁止统一调度统一规划的稳定作用,但太平盛世毕竟不是战时要一直保持战时紧急状态,所以秦国不只是亡在暴政上,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不能及时根据情况变法让百姓休养生息,而是继续维持战时的那套法令也没有减轻徭役赋税反倒是变本加厉的搞。这样的统治百姓自然是要起来反抗。所以秦朝灭亡归根结底跟它几代明君没关系,要毁灭的话一代就可以做到。
综上所述,秦朝历经七代明君而终结于二世的根源,就是没有考虑到百姓除了渴望统一外就是想在战乱后的太平盛世休养生息轻徭薄赋安心发展生产,这也是为什么汉文帝汉景帝会在汉朝前期那么重视休养生息的原因,怕的就是走秦朝的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