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述学习和思考的辨证关系的是

2025-04-16 22:44:02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孔夫子有云: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无论毛泽东同志提出的“改造我们的学习”,还是周恩来同志倡导的“活到老、学到老”,抑或邓小平同志号召的“要善于学习”,都告诉我们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学习和思考的过程。我们每个人从出生就开始学,每天不自觉地在反复学习中成长,可以说学习无处不在,学习就是一种生活态度。但大多数人对于学习总是被动的,是不情愿的,甚至是比较反感的,他们还没有体会到那种爱不释手、欲罢不能的乐趣和妙处,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
有相当一部分人,觉得不学习也没什么,有的甚至以大老粗为荣,这种现象是可怕的,也势必会影响他们的成长和追求。在当今这个时代,如果没有文化,又不注意学习,不要说在工作中有什么建树,就连做人家父母都成问题!
学习最重要的是主动和自觉以及系统性,怕的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怕的是蜻蜓点水、不求甚解,怕的是学用脱节、死搬教条。不仅要学业务技能,也要学文史哲学。尤其是哲学,它会对我们看问题的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有最直接的帮助,一旦学进去会感觉到乐趣无穷。
提到思考,不得不说思想。正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只有播种思考,才能收获思想。思考是思想的先导、思想解放的开关。我们一直在推进解放思想,思想要解放,思考就必须活跃,就必须习惯于思考。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有思想不言而喻,但由于种种原因,有些人不愿思考,久而久之也就没了思想。比如,工作中,我们常被繁重的事务缠身;生活中,常被众多的娱乐方式诱惑,总感觉自己没时间去思考除正常的工作生活以外的事,被一种力不从心的假象所蒙蔽,囚禁住我们那颗敏感睿智的灵魂,渐渐脑子成为一潭死水。
首先,思考应成为一种生活习惯。一是要乐于思考,“心在哪里,收获就在哪里”;二是要善于思考,坚持反思常态化;三是要勤于思考,每天反思自己的工作、生活与言行,想想有什么收获?有什么遗憾?需要从哪里改进?
其次,思考必须是科学的。如果整天胡思乱想,则百害而无一益处。再如每天想着消极的事,那么思想必然暗淡无光,行为必然颓废荒唐。所以,我们必须要树立科学的思考方法或思维模式,要用辩证的联系的发展的历史的矛盾的观点看待问题、分析问题。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就是说只是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惘然无知;只是思考,却不学习,就会疑惑不解。这是孔子所提倡的一种读书方法,更是对学习与思考关系的辩证阐述。的确,也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学到真知。人类在知识获取上,在学习与思考上,不论地域、种族差异,其认识和根本性原则总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