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情旧译为众生,指人类、诸天、饿鬼、畜生、阿修罗等有情识的生物。其他如草木金石、山河大地等,则称无情。有情与无情合起来是佛教对世界的总概括。
从佛教的角度,把“含识众生”分为:有情、无情两大类。
无情包括:植物、矿物、金属等。
有情包括十类:六凡和四圣。
六凡:天、人、阿修罗、畜生、恶鬼、地狱
四圣:佛、菩萨、缘觉、声闻
扩展资料
佛教观点:
佛教否定宿命论,认为人有命运,但是不鼓励人听天由命,而是希望人开创命运。佛教主张诸法因缘而生,因此命运也是因缘生法。坏的命运可以借着种植善因善缘而加以改变。命运既然可以因为行慈悲、培福德、修忏悔而加以改变,因此命运并不是必然如此不可更改的。
再坏的命运也能透过种种的修持而加以改造。相反地,好的命运不知善加维护,也会失却堕落,所谓‘居安思危’,不能不戒惧谨慎!
众生又名有情,即一切有情识的生命形态。集众缘所生,名为众生,又历无量生死轮回,名为众生。十法界中,佛、菩萨、阿罗汉、辟支佛为圣者,脱离生死,余皆有情,天、人、阿修罗、傍生、鬼、地狱,历经六道轮回,是为凡夫。
从佛教的角度,把“含识众生”分为:有情、无情两大类。
无情包括:植物、矿物、金属等。
有情包括十类:六凡和四圣。
六凡:天、人、阿修罗、畜生、恶鬼、地狱
四圣:佛、菩萨、缘觉、声闻
胎生。卵生、湿生、化生。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