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形式也有内容
该片讲述的是乱世中的人性,墨者革离自信可以拯救世人,但面对恐惧的不同人群和尸体,生与死再也不是沙盘上的棋子,他也开始惶恐,最终各方力量都无力拯救自己的生命,在近乎不了了之的结局中,没有胜利者,墨者最终不过带着一些孤儿游走在列国,也就是历史的缝隙里。张之亮尊重平民,坚持人道立场,刚猛的战场,折射出生命的珍贵(云飞扬评) 。
影片节奏紧凑,且故事有看头,加上忧伤的爱情故事,还有悲哀的个人英雄主义,这些都构筑成了这部电影的商业基数。同时,影片的画面及拍摄手法都颇具新意。结尾部分展现死亡之城的油画也颇为精美,更显战争的残忍和血腥(《潇湘晨报》评) 。
战争场面有特色
《墨攻》的特别之处在于革离在战术上的创新和电影对赵军攻城和梁军民守城这一役全景式的描写。《墨攻》像是一堂生动的军事课程,它分析交战双方的强弱、优劣所在,并交待了战争的整个过程和每个细节。和以往一将功成万骨枯式的战争电影很不一样,《墨攻》不再以高级将领作为惟一的主角,而是俯下身来观察战争,并且用很多笔墨描写普通军民。这其中,有不计前嫌、爱国、胸襟开阔的低级将领,有为求生杀死婴儿的草民,还有为救妻儿命挣扎在义利之间的百姓(《京华时报》评) 。 没有真正体现墨家思想
《墨攻》对墨家思想的展现不够完美。在整部影片中,墨者革离始终处在一个理论探索阶段,他在表面坚守墨家“兼爱非攻”的同时,反复几次怀疑自己的理论并试图用简单的对与错来进行裁决,以至于使人产生战国时期墨家理论颇为不完整的概念。况且,对于一部展现墨家思想的电影来说,《墨攻》并未从影片本身使人对墨家思想产生认同,即便是在革离劝说赵国大将军退兵之时也未使人从中真正理解“兼爱非攻”的含义(刘汉风评) 。
主题自相矛盾,概念模糊
对于这部宣扬墨子“兼爱非攻”思想的作品,不少人表示电影的主题自相矛盾,有些人物设置稍显突兀,故事主题看得人一头雾水。《墨攻》一片围绕墨子的“兼爱非攻”思想展开,但是从影片所呈现的故事来看,对于墨家思想并无研究的张之亮在处理影片主题上还是自相矛盾,概念模糊。墨子主张“非攻”,影片中墨家的代表革离带领梁国的平民抵御赵国十万大军攻城,杀戮无数。革离的“和平”、“非攻”观念与“抵抗”自相矛盾;墨子提出“兼爱”,而影片却用革离与逸悦的感情线模糊了这一概念(《沈阳今报》评) 。
笑场不少,大道理太多
影片的不足之处还在于电影的多处情节引人笑场。第一个笑场镜头便是革离出场撩开帽子的一个特写镜头,只见刘德华轻轻一甩头,典型的刘氏风格引发不少观众一阵爆笑。另一个让观众爆笑的场面便是黑人奴隶的出场。其实这里不能说是张之亮的失误,因为他说过任何人都有可能沦为奴隶。但当这个操着一口标准英式普通话的黑人出现在大银幕时,不少观众都忍不住爆笑。除了笑场,影片另一大硬伤便是过于频繁地讲大道理,刘德华饰演的革离在片中通篇讲大道理,范冰冰饰演的逸悦也是动不动就讲大道理,就连戏份不多的崔始元也在片中讲大道理(《潇湘晨报》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