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集镇
五河县新集镇位于淮河北岸,五河县城南22公里,距蚌埠市42公里,内有306省道贯穿,南临淮河与凤阳相望,北接小圩,东连头铺,西与大新、皇庙接壤,全境东西宽13.5公里,南北长13.5公里,行政区域面积10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91万亩,辖14个行政村(居),现有总有口5.2万人,驻地中心镇区划面积为5平方公里,建成面积2.6平方公里,居民1.8万人,4500余户,城镇化水平为34.6%。
新集镇是清末武秀才王新承领头兴建,1942年抗日战争期间由于新集处在临淮关下游,苏皖官员常有路过,各业商人云集,市场繁荣,因街道顺河面建,曾名顺河镇。1954年顺河镇被洪水冲毁,1956年改迁淮河堤北,恢复旧名——新集。解放后,新集一直是区、乡、镇政府所在地,集市贸易一直兴旺,是皖北地区农产品的重要集散之一,也是国家商品粮和生猪、草鸡养殖基地。1994年被列为全国500家小城镇建设试点镇,2000年被列为省195个重点扶持中心镇,促进了新集镇的全面快速发展,2004年全镇国民生产总值达7.4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4.4亿元,企业总产值3亿元,财政总收入500多万元,人均纯收入2840元,是镶嵌在淮河岸边的一颗灿烂的明珠。新集镇
新集镇地处淮北平原东南部,大部分为冲积平原,境内南有淮河,北有怀洪新河,沿两河可通长江中下游各大城市,镇域地表、地下淡水资源丰富,水质优,适合工农业生产和人畜饮用。新集镇属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日照为3206小时/年,日照率52-59%,雨量适中,年平均降雨量为900mm,年平均温度为14.7℃,年无霜期210天,季节风较为明显,境内土壤主要有潮土、棕壤、水稻土三个土类、5个土属。
小城镇建设快速发展,优良的投资环境,独特的区位优势,丰富的自然、社会资源带动和促进了新集镇的二、三产业的迅速发展,现全镇已拥有企业300多家,涉及纺织、建筑、建材、农副产品加工、化工、机械制造等各个行业,产值千万元以上的企业有5家,百万元以上企业近百家,尤其是2000年以来逐步形成的粮油、草鸡、建材、黄牛、生猪等五大专业特色市场,带动和促进了集市贸易的繁荣,农产品的集市贸易、流通日显活跃,最高集聚人数高达3.5万人,日交易额达百万元以上,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