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还真的是有。好吧是两种情况,一种是人工选择——主动给自己的后代施加选择压力,相当于人类中的育种或者优生学。另一种是基因工程——嗯。虽然实现方式不同,但原理上就是赤果果的转基因。第一种算是个假说吧。很多鱼类有吃掉自己部分后代的习性。发现如果这些鱼吃掉的是发育慢的后代,那么就等于是向自己的后代施加了一个加速发育的选择压,虽然会导致一些个体的死亡,但整体上是有利的。 也就是说,这是鱼类自己的积极优生学。
还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鱼类吃孩子行为真的是因为优生学的好处。但这理论上是可能的。第二种就是现实了。东部翠绿海天牛Elysia Chlorotica这种著名的海蛞蝓会从吃掉的藻类里夺取基因,然后自己合成叶绿素。
但其实不必舍近求远,我们人类也是吞食行为的受益者……好吧,是所有的真核生物都是。按照内共生学说,线粒体曾经是独立生活的微生物,是被真核生物祖先吃掉了之后内化成一部分。而且吃掉了还没完,真核细胞还窃取了本来属于线粒体的大部分基因、转移到细胞核里。
但是,虽然它们用了开挂手段,但本质上还是自然选择。只不过,在第一种场合里自然选择的选择压力是父母亲自来施加;第二种场合里自然选择的原材料不是自己突变来的而是别人那里偷来的。但选择依旧是选择。
本质上还是自然选择。比如很多鱼类有吃掉自己部分后代的习性。
有一个道理,相信大家都明白,没有绝对。在物种生存和进化中,有的成功进化,而有的被淘汰…如果物种没有一定的欲望…
现实生活中,目前来看是没有生物,有这么厉害的大脑和能力可以选择自己的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