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思想概貌是什么?

2025-04-07 06:55:58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1.一个高峰,两个重点。东汉末年到三国初年,军事人才济济,思想极为活跃,成绩斐然,出现了两个最著名的军事思想家,使这一时代的军事思想达到高峰,为两晋南北朝所不及。

军事思想达到高峰并非偶然。一来三国的军事实践极为生动,二来人们的思想较少受陈规陋习的束缚,人才、特别是智谋人才大量涌现。三国时比较“乱”,有助于军事思想的活跃,但更“乱”的十六国时期却没有出现高峰。显然,三国思想大解放和人才双向选择、统治者求贤若渴等条件,是后者不具备或不及的。

这个时代,北方的统一和南北对峙是军事思想研究所要探讨的两个重点问题。北方经常陷入动乱分裂,曹操、石勒、苻坚、拓跋焘、宇文邕先后五次统一北方。南北对峙始于三国,中间是东晋同北方十六国有关政权对峙,最后是南北朝对峙。北方统一和南北对峙,涉及战略、作战、边防和建军等诸多问题。军事家在回答上述各项问题时,形成各自的军事思想,构成时代军事思想的重要内容。每一次统一和对峙,都既带有各自的特点,又有共同性,不断促进着军事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2.军事思想家和兵书。这个时代的军事思想家以曹操、诸葛亮最为杰出。他们两人都生活在社会发生大变动的三国时期,他们的军事思想带有社会转型期的新特色。曹操出身官宦家庭,受儒家思想影响较少,是汉末思想解放的带头人。他的军事思想以申、韩为主,杂取诸家,成就最高。他统军作战30余年,持法重才,诡诈善变一在非常困难和不利的形势下,以卓越的智谋方略击败群雄,确立了在中原地区巩固的统治地位。总的说来,他取得的胜利最大,军事思想的成就超过政治思想。诸葛亮是兵法发达的齐地世家大族的后裔,沦落他乡务农为生。他“本王心行霸政,以儒道狭权数”(叶适《习学记言》卷28《蜀志》),杂取申、商、韩非。其治军思想全面深刻,成就辉煌。他的作战思想则解决了小国对抗大国的种种难题,极为珍贵,他受儒家思想影响比曹操深,谨慎有余而出奇不足。政治思想的成就超过军事思想。

兵书是记载军事思想的重要资料。但从《三国志》开始,这一时期的断代各史均不设艺文志。到《隋书》才有《经籍志》,所著录的三国两晋南北朝兵书,除博戏棋类以外仅74部,这是这个时代各王朝图书屡遭劫难的结果。西晋时“惠、怀之乱,京华荡覆,渠阁文籍,库有子遗”;“齐末兵火,延烧秘阁,经籍遣散”;梁元帝收文德殿图书及公私经籍归于江陵,“周师人郢,咸自焚之”;魏孝文帝秘府图书稍加充实,至“尔朱之乱,散落人间”;至隋,方始整理总结天下图书,于唐大德五年溯河西上运往长安,但“行经底柱,多被漂没,其所存者,十不一二。”(《隋书》卷32《经籍志》)所余74部兵书只是乱世兵燹漏网之物,然而,未出唐代,饱受安史之乱等战火洗劫,74部只剩少数几部。到了今天,则基本亡佚。只有曹操《孙子略解》,以注文附于《孙子》,流传至今。此外,《太平御览》等唐宋类书,还保存有魏晋以来兵论的只言片语。

真书亡佚,伪书有了容身之地。如论为将之道的《将苑》50篇,宋时题诸葛亮撰,流传至今。奇怪的是从东晋之初,以至于唐,各代多次重金向民间搜求逸书,未见此书,隋志两唐书也不曾著录。直到宋尤袤《遂初堂书目》,才首见著录。如果真是诸葛亮所作,一千多年默默无闻,是说不过去的。三国时已经有人假托诸葛亮著书,宋时兵书更是伪托诸葛亮成风。该书首见著录于伪托成风之时,就显得更加可疑。论内容,“考五十篇内之文,大都窃取孙子书而附以迂陋之言”(《四库全书总目·子部·兵家类存目·心书》)。因此,姚际恒、《四库全书总目》、梁启超都把它断为伪作。

军事思想的研究受两个相关方面的影响:官方指导思想和兵书。兵书固然重要,它是官方思想的理论基础。这个时代兵书基本亡佚,军事思想的内容残缺不全,颇为遗憾。如果为了弥补遗憾掺进可疑货色,那离真相岂不更远。官方军事思想也是重要的,它对时代军事的影响更直接、更巨大。兵书也只有影响了官方思想才有实际意义。一个时代的军事思想,不能没有官方指导思想,否则便不充分、不全面。三国两晋南北朝兵书基本亡佚,仍然能揭示时代军事思想的概略,就是因为有官方指导思想可以凭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