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建筑屋顶为什么选择绿色琉璃瓦?

2025-04-16 15:33:38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有几个解释,你说的技术工艺问题曾被考量过,因为在隋代以前中国的琉璃工艺几经失传,后来是有人用绿瓷尝试才复制出琉璃的样子。不过正如你引用的唐三彩印证,这个猜想基本可以推翻。
另一种说法是审美倾向。绿色、蓝色等冷色调在视觉上有收缩缓和的作用,在唐代建筑结构总体庞大的基础上,屋顶在顶个黄灿灿的东西就会使总体视觉效果看起来很浮华,蓝绿色就会使视觉效果沉淀下来,达到大气庄重的效果。加上唐代的建筑雕琢装饰不多,色彩就成了体现建筑层次和美观的手段,冷色、暖色兼具,才使得总体建筑效果更加立体厚重吧。唐代审美要求一改前朝过于精美荼靡重形式美的审美观,强调风骨,所以就成了我们看到的样子。

回答2:

这个跟建造时的党政者有关的,中国古代的建筑很讲究风水,唐朝初期推崇道教,所以风水之说更是流行。在唐之前就有人提出,朝代的更替是符合五行相生相克的,唐朝本身是土的性质,所以屋顶用绿色(属木)这样能更加有利于朝代的传承。
当然也没准是盖房子的人特别喜欢绿色,也没准是烧瓦的人只会烧绿色,或者材料有限绿色的稀少,物以稀为贵;或者皇帝喜欢一顶绿帽子。

回答3:

唐代建筑风格的特征是气魄宏伟,严整而又开朗。其基本特征是:屋顶坡度平缓,出檐深远,斗拱尺度和比例大,柱子粗壮,多用板门和直棂窗。没有纯粹为了装饰而加上去的部件,也没有歪曲建筑材料性能,使之屈于装饰要求的现象。现存的五台山南禅寺和佛光寺的部分建筑,是典型的木结构建筑实物。此外,唐代建筑物上的琉璃瓦也较之前代增多,其中以绿色居多,黄、蓝色次之。

不好意思,只知道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