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留学生喜欢呆在华人圈子里,刚到国外的留学生,会一开始接触华人同学,一部分人因为英语基础不好,不敢讲英语,跟会中文的朋友呆在一起也不会孤独,兴趣爱好又一样,大家出门都是成群结队,要么就是一起吃吃喝喝逛逛街,这个舒适区一旦形成,就很难跳出来跟当地人交流,提高英语就更难,所以有一些留学生,在国外呆了好几年,英语没怎么提高,粤语提高很多。。。
再加上大城市的话,华人基数大,像加拿大的温哥华多伦多,澳洲的悉尼,完全可以从日常消费到出行都是在华人圈子里,一句英文不用说都可以过的好好的,所以很多留学生都只是在课堂上说说英语,课下基本很难练到英语。
另外华人的性格又比较内向,在国内传统教学就是听老师说,不会反驳或者提问,所以在课堂上很少主动发言,不善于表达,小组讨论的时候也很少参与,有的时候别的同学听不懂他/她说什么,学生就会更紧张,然后不想讲英语,恶性循环。聊天的时候,又觉得自己词汇量不够,讲着讲着就卡住了,然后就会越来越不愿意讲英语。
一般的留学生都是高中或者大学后才出国的,那时的英语口语(特别是发音)已经形成固定习惯,短短的一段在外留学时间可能来不及改正,不过口语不好也没关系,说中文还有口音呢,语言只要足够交流就行了。个人见解,欢迎采纳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