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地质任务的不同,重力勘探可分为预查、普查、详查和细测四个阶段。预查是在重力勘探空白区进行的大面积小比例尺测量,以便在短期内获得有关大地构造轮廓的资料。普查是在有进一步工作价值的地区开展的调查,用以了解区域构造特征、圈定岩体范围和指示成矿远景区等。详查是在成矿远景区进行的重力测量,通过对异常规律和特点的详细研究,寻找局部构造或岩、矿体。细测是在已发现的构造或成矿有利的岩体上进行的精细测量,目的在于确定地层或岩、矿体的产状特征。
不同阶段的地质目标不同,相应的测量技术及精度要求也不同。测量精度以能反映探测对象引起的最小异常为准则,一般以探测对象引起的最大异常的1/3~1/4为宜。
比例尺及测网应根据工作任务、探测对象的规模及异常特征而定。测线应垂直(或大致垂直)于探测对象的走向。表2-3-1列出了重力勘探常用的比例尺及测网布置要求。比例尺反映的是相邻测线间的距离,至于测点间距离的大小,可在规定的范围内变化。普查时应至少有两条测线,每条测线至少有两个测点通过异常;详查时应有3~5条测线,每条测线有5~10个测点通过异常;细测的点、线距应能反映异常的细节;预查是沿交通线做的路线测量,要求平面图上每平方厘米有1~2个测点。
表2-3-1 重力勘探工作比例尺、测点间距及测网密度
在小面积重力测量中,须设立一个作为测区异常起算点的总基点,还要在测区内设立一些基点,以了解读数零点的位移情况,作为仪器零点位移校正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