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为什么不把犯人关进监狱,而是发配到千里之外?

古代为什么把犯人发配到千里之外,没有监狱吗?
2025-04-04 07:23:26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在古代对于发配到千里之外的犯人来说,这是一种残酷的刑罚,也叫作流放。我想许多人在一些古装剧里都会看到像这样的场景,一大家族满门被抄,所有人被发配边疆,浩浩荡荡一大群人戴着镣铐在满目尘沙,官兵的鞭打中向荒芜的远方走去。这是电视剧中君王惩罚惯用的刑罚,那这会儿就会有人问了为啥不在牢房里呢?

我想的是如果把一大家族的人关进牢房里,会浪费很多物力财力,还要再供他们吃喝,还要管理他们,最重要的就是浪费人力资源,虽然在牢房里,在一定程度上是属于惩罚的,但与发配边疆来说,只是对他们的人身自由禁锢了些。

而流放是相比于死刑的最残酷的刑罚,这也许就是古代帝王要将他们流放的真正原因吧!首先呢,大家要想到的是,流放的地点在哪?这无疑是一些边疆,荒芜人烟,没有开发的地区或者是边境战乱之地,而且帝王打下的江山辽域很大,都是需要人力去开拓的!

而这些地方,正是需要这些犯人去,同时将他们派到边疆可以让他们为战士打扫或者当边疆守军,这也是洗脱罪责的一种方式,如果表现优异,这也会是戴罪立功的捷径之选。就算是战绩平平或者一辈子只能在边疆贫瘠之地,也会对一些地区的发展有一定的帮助,这也许就是古代帝王的高明之处。

回答2:

一般古代把犯人发配到千里之外的荒野之地,那里环境恶劣人烟稀少,物资短缺,是国家的待开发之地,所以就需要有人去劳动开坑荒地,这是对犯人身心的惩罚,也是古代酷刑的一种。

回答3:

因为每个人的罪责不一样,所受到的惩罚也就不一样。流放到千里之外的人,基本上都是很重的罪,导致皇帝不想再经常看到他们。

回答4:

发配是古代的一种仅次于死刑的重型“刑莫惨于此”,这种刑罚自秦汉时就有了,不过当时被流放的大多是犯事的贵族,宋朝时开始正式入律。把犯人发配到边疆的最初目的是为了充实边防军力。

回答5:

因为每个人所犯的罪不一样。那么处理的方式不一样,发配到边疆的话可以帮助边疆的人民作战,还是可以发挥一定的利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