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狄 先秦时对中国北方、西北等地少数民族的统称。
所谓东方曰夷,南方曰蛮,西方曰戎,北方曰狄。这些都泛指除华夏族以外的民族。
《国语·周语中》:“夫三军之所寻,将蛮夷戎狄之骄逸不虔,於是乎致武。”
《荀子·正论》:“故诸夏之国,同服同仪,蛮夷戎狄之国,同服不同制。”
郭沫若 《屈原》第二幕:“以一介的寒士,做到一国的丞相,公卿大夫,农工商贾,皂隶台舆,蛮夷戎狄,什么样的人,差不多我都看过了。”
经过历史过程中民族的同化和异化,已经无法说明具体是哪个少数民族的前身,而且当时也没有明确的民族分类,只是根据方位,将少数民族分为"南蛮,北狄,西戎,东夷",戎狄只能证明是西方和北方的少数民族
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