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劳悖论是怎么回事?

2025-04-20 05:53:13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阿劳悖论,是爱因斯坦16岁上阿劳中学的时候,他当时设想,如果我以速度c(真空中的光速)追随一条光 线运动,那末我就应当看到这样一条光线就好像一个在空间里振荡着而停滞不前的电磁场。可是,无论依据经验,还是按照麦克斯韦方程,看来都不会有这样的事情 。于是,爱因斯坦的想像推理与现实真相就构成了互不相容的悖论。后来,经过他历时l0年的艰辛探索,终于把这个孕育着光速不变原理和狭义相对论萌芽的阿劳悖论解开了:如果光速与光源相对于观察者的速度无关,那末观察者在以光速c追随一条光线运动时,就不会看到这条光线好像一个只在空间里振荡而停滞不前的电磁场。(从网上一个论文里摘的,但是自己也不明白它的具体内容) 补充: “如果光速与光源相对于观察者的速度无关”,这个假设是悖论不在悖的前提,也就是俗称的“光速不变性”。先解释一下“光线就好像一个在空间里振荡着而停滞不前的电磁场。”光是波,并以波的方式传播的,之前的悖论的相悖之处在于,如果你用光速前进,就像开60迈跟着60迈的车,边上的车就相当于不动了一样,将看见光波只是以波的方式在振荡而不在前进。而后来经过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之后,提出光速不变,也就是即使以光速追随,另一束光线也是以光线传播,因此悖论宣告破解。今天想了一下,光速不变就是这个意思,以前也听说过这个故事,不过不知道叫这个名字。至于为什么光速边上还是光速,边上的光线岂不是变成两倍光速的问题,就需要对相对论更深入的理解了,目前解释不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