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中途岛海战美方指挥官是哈尔西,会怎样

2025-04-18 19:09:05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1. 斯普鲁恩斯在6月4日上午的指挥其实并不精彩,甚至可以说糟糕透顶。由于斯普鲁恩斯在太平洋战争后期的杰出表现,加上他出众的人格魅力,战后一大批美国历史学家成为了他的忠实拥趸,并在他们的“权威著作”中极尽所能渲染斯普鲁恩斯在中途岛战役中的算无遗策,而他们的观点又深刻影响了几十年来斯普鲁恩斯的历史形象,可惜的是事实并非如此。推荐答案认为如果哈尔西指挥会导致飞行员白白损失,然而4日上午斯普鲁恩斯指挥的第16特遣舰队的情况又如何呢?大黄蜂号的VF-8因燃料耗尽损失10架F4F战斗机、2名飞行员失踪;VB-8因燃料耗尽损失3架SBD俯冲轰炸机,11架SBD被迫前往中途岛机场迫降;VT-8的15架TBD鱼雷机因得不到战斗机掩护而全部被击落、仅一人幸免;同样因为得不到战斗机掩护,企业号的VT-6损失了中队长机在内的9架鱼雷机,还有1架坠毁、1架报废;就连击中赤城号和加贺号的VS-6和VB-6也未能幸免,在索敌过程中有2架SBD坠海,返航时又有16架SBD坠海损失,其中VS-6的一个4机小队更是无人生还,当天大黄蜂号永久损失了3架SBD、全部15架TBD和10架F4F,企业号永久损失了21架SBD和10架TBD,TBD鱼雷机仅剩3架可用......所以“损失惨重”这个词用来形容斯普鲁恩斯指挥的第16特遣舰队倒是恰如其分。

    可能有人会辩解说这世上几乎从来没有不流血的战斗,何况美军当天是胜利者,付出这么大代价也是合理的、是值得的,然而倘若我们回顾中途岛战役的细节,就会发现第16特遣舰队如此惨重的损失很大程度上是咎由自取。05:25中途岛PBY侦察机发现日本航母,6时第17特遣舰队司令弗莱彻(他是美军在中途岛海战中的最高指挥官,但由于战争后期淡出一线而长期被史学家们忽视、并且不恰当地把他的功劳归于斯普鲁恩斯)向斯普鲁恩斯转发了中途岛方面的侦察报告(2艘航母,西南240°,175海里)并命令时机一旦成熟即以第16特遣舰队的兵力先行发起攻击。斯普鲁恩斯在征求了舰队参谋长布朗宁(他是哈尔西留下来“辅佐”缺乏航空作战经验的斯普鲁恩斯的)的意见之后,又等待了一个小时以缩短打击距离,随后在7点开始起飞第一攻击波。然而众所周知,斯普鲁恩斯在中途岛之前没有指挥航母的经验,所以他实际上没有履行特遣舰队司令的职责(特遣舰队司令有责任制订航空作战方案),而是把具体事宜通通交给“内行”布朗宁去搞定,布朗宁又把计划下放给企业号和大黄蜂号的舰长去决定,层层甩锅的结果就是企业号和大黄蜂号的飞行队各奔东西。大黄蜂号舰长米切尔和舰载机大队长瑞干脆无视侦察报告,不请示斯普鲁恩斯和布朗宁就自行将飞行队的航线改为朝西的265°以搜索据战前情报可能存在的“第二群航母”,结果大黄蜂号机队在4日上午完全走错了方向一无所获(很多史料甚至根本没有提到大黄蜂号飞行队当天上午的经历!这其实是在掩盖米切尔和瑞的致命错误!),除了VT-8拒不服从命令并离队按照正确航向找到了日本航母外(由于他们离开了大队故而没有得到任何战斗机掩护,也就被零战全部击落),大黄蜂号的全部战斗机、轰炸机在上午的作战中毫无贡献。由于在搜索过程中耗费了太多燃料,大黄蜂号的10架战斗机在返航时因燃料耗尽全部坠海损失,3架轰炸机也因燃料耗尽坠海,11架轰炸机被迫去中途岛机场降落,其余20架轰炸机则自行返回母舰,连一颗炸弹也没丢到日本人头上。至于企业号舰载机,由于斯普鲁恩斯和布朗宁在07:40因企业号舰载机起飞作业过于迟缓、又担心已被日军侦察机定位而下令企业号舰载机起飞后不再进行空中集结立即出发、推翻了布朗宁自己在7时一开始的“延时出发”即各中队协同攻击的命令(这就是被后世盛赞的所谓“果断决策”),导致战斗机、轰炸机、鱼雷机部队完全脱节。企业号的轰炸机部队又不听指挥自行去了偏南的225°,结果经历了很长时间搜索才有惊无险找到日本航母、在搜索中就有2架SBD坠海损失;战斗机部队此后更是完全找不到北,明明已经摸到机动部队上方,却因为找不到己方大队(轰炸机队已经跑到了更南)而两度坐视己方鱼雷机被日机痛歼而无所作为,以至于少数幸存的VT-6飞行员返航之后就抄起手枪去待命室准备找战斗机中队的人算账;唯一坚持正确航向的鱼雷机部队和大黄蜂号的鱼雷机队同样,因失去掩护被日军击落大半。这还没完,由于布朗宁错误估计了舰队航速,缺乏指挥航母的经验的斯普鲁恩斯又纠正不了布朗宁的错误,导致轰炸机费尽千辛万苦返航后发现航母不在预定位置,结果16架SBD不得不在海上迫降,数名飞行员丧生。诚然企业号航母在当天付出了重大牺牲、也立下了不朽功勋,然而许多牺牲是不应该的,是指挥官们的失误造成的不应有的代价!

    如果是哈尔西指挥会怎样?以哈尔西对航母作战的熟悉程度,他绝不可能做出自己当甩手掌柜无所事事而把计划统统交给下面的人去自行决定这种事;以哈尔西在舰队中无可比拟的权威,也很难想象企业号和大黄蜂号上的人敢背着他自作主张改变出击计划。布朗宁是哈尔西留给斯普鲁恩斯的参谋长,然而哈尔西有指挥航母的经验而斯普鲁恩斯当时没有,所以斯普鲁恩斯无从辨别布朗宁的“专家建议”里哪些靠谱哪些不靠谱(比如布朗宁正确建议了缩短攻击距离,却错误高估了舰队航速),但经验丰富的哈尔西不会做不到。企业号和大黄蜂号的飞行队本来应该协同攻击相互掩护,按照正常航向他们本该在09:30就给予日本航母致命一击(而且是8个中队的协同攻击,不是历史上先2个鱼雷机中队白白送人头、而后企业号的2个轰炸机中队在10:20姗姗来迟),为什么会变成鱼雷机部队孤军奋战损失惨重、战斗机轰炸机部队全部跑错方向、一半攻击队(大黄蜂队)没有派上任何用场、大批舰载机白白坠海损失这种一塌糊涂的局面,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这还成为了被战后历史学家们盛赞的“英明决策”,只能说中途岛的胜利太过伟大、以至于很多背后的东西被无视和掩盖了(甚至是自作主张差点导致整场攻击崩盘的米切尔和瑞也没受到任何实质性惩罚,米切尔后来继续指挥航母特遣舰队,依然成为青史留名的名将,很长时间里没人去翻他在中途岛的旧账)。

  2. 斯普鲁恩斯在4日下午的指挥依然缺乏亮点。企业号的飞行员明明已经看到日军有一艘航母(飞龙号)在10:22-10:26的攻击中漏网,VB-6中队长、击中赤城号的大功臣贝斯特(企业号轰炸机在攻击过程中出现混乱,如果不是贝斯特临机决断的唯一一弹命中,一旦赤城号在此轮攻击中幸存,下午日军将有两艘航母幸存并进行反扑,战局将不可收拾)回舰后立即报告了此事,然而斯普鲁恩斯和布朗宁都没有表现出任何想要进一步核实情况的意思,用贝斯特的话说没有任何一个指挥官在意飞行员的报告。12:00弗莱彻的约克城号遭到飞龙号轰炸机反扑被击伤,弗莱彻立即指示斯普鲁恩斯向其靠拢并增派巡逻战斗机以保护受伤的约克城号,然而直到14:40约克城号再遭飞龙号鱼雷机重创,斯普鲁恩斯的第16特遣舰队始终没有缩小其与第17特遣舰队的距离,也只有寥寥几架战斗机被派去支援弗莱彻。企业号和大黄蜂号虽然在上午的行动中舰载机损失惨重,但依然各有相当于一个中队的轰炸机(大黄蜂号VS-8的17架SBD和VB-8的3架SBD,企业号VB-8、VS-8约11架SBD可用,约克城号VS-3的15架SBD返航时正值约克城号遭到第一次攻击,也转到企业号上降落)可用,但斯普鲁恩斯等人既没有派飞机去搜索目标、也没有下令攻击队重新挂弹作第二次出击准备,换言之这两三个小时里他们几乎什么也没做。更难以置信的是14时斯普鲁恩斯还向远在珍珠港的尼米兹发报称“据信全部4艘日本航母都已遭到彻底破坏”,而此前和之后不久约克城号两度遭到日军舰载机反扑。如果不是弗莱彻在午前派出的约克城号的侦察机误打误撞在14:45意外发现飞龙号的行踪,使得企业号和大黄蜂号得以在15时之后立即起飞第二攻击波,美军在当天可能根本没有机会抓住这条漏网之鱼,因为直到14:45企业号和大黄蜂号都没有进行航空侦察、也没有进行二次出击准备,天黑前的时间已经所剩无几了。

    如果是哈尔西指挥会怎样?很难想象一贯叫嚣“迅速出击!狠狠出击!不停地出击!”的哈尔西会在上午的攻击之后便就此打住,在明知日军威胁还未彻底解除的情况下无所作为地度过下午的近三个小时。实际上如果不是企业号和大黄蜂号在上午的攻击中损失了太多的舰载机导致一时元气大伤(这又怨谁呢?),下午的第二次出击准备可以更早开始——不,如果企业号和大黄蜂号的表现更好一点,也许根本就不会有那一艘日本航母漏网。

  3. 4日晚间从弗莱彻处接过舰队指挥权后,斯普鲁恩斯在4日夜和6日夜的两次敌前反转撤退是神来之笔吗?首先,保存航母、遵循“谨慎地冒险”原则、避免与日军夜战是尼米兹战前的指示,并非斯普鲁恩斯一人的决策,当然你很可能怀疑好战的哈尔西会因贪图战果而抗命不遵,他在莱特湾海战中的“自作主张”实在是太过深入人心,然而航空兵出身的哈尔西实际上比水面舰艇部队出身的斯普鲁恩斯更加抗拒水面舰艇之间的夜战(斯普鲁恩斯倒还有那么一点点“大舰巨炮主义”情结,在1944年2月袭击特鲁克以及1945年4月击沉大和号时两次试图与日军进行战列舰决战,在特鲁克他甚至曾亲率战列舰分队离开特遣舰队单独前去拦截日军从特鲁克出逃的战列舰,只不过日军主力舰队其实早已撤出,最终美军战列舰击沉一艘练习巡洋舰、一艘驱逐舰和一艘商船)。从哈尔西在瓜岛和所罗门战役期间的表现看,他一直不情愿在夜战中投入战列舰(11月15日瓜岛海战投入华盛顿号和南达科他号实在是迫于无奈的选择,机场危在旦夕,当时已经没有其他部队可用了);甚至在莱特湾海战那次著名的“蛮牛乱闯”中,在10月25日夜追击小泽舰队时即便实力明显占据上风,哈尔西也依然在夜间刻意放缓航速同小泽保持距离,同样也是因为身为坚定的航空派的哈尔西不愿意同日军进行风险太大的夜战。可以想象,如果4日夜是哈尔西做出抉择的话,他有很大可能同样也会拒绝用航母舰队去夜战(况且如果4日白天美军的航空攻击组织得更好一点,南云损失更大恐怕就得更早考虑放弃夜战撤退)。

    反倒是5日白天斯普鲁恩斯又在做什么呢?企业号和大黄蜂号一直在中途岛附近徘徊,虽然有警戒日军登陆舰队强行突破以及可能存在的其他日本航母的考虑,但不得不说第16特遣舰队的表现还是太过消极,整个上午都在坐等中途岛侦察机和潜艇部队的情报,结果又被各种自相矛盾的侦察报告搞得头昏脑胀,直到下午斯普鲁恩斯才匆匆组织了一次薄暮出击(应该指出斯普鲁恩斯在这次攻击中的表现有所进步,他在听取了一线飞行员的强烈抗议后否决了布朗宁下令挂载1000磅重弹——飞行员指出在超过200海里的极限攻击距离上挂载千磅炸弹无异于自杀——的指示,改为挂载500磅炸弹,这是斯普鲁恩斯第一次根据一线飞行员的意见而不是一味听取布朗宁的“专家建议”做出决策),然而此时南云的残部早已逃之夭夭,企业号与大黄蜂号舰载机最后只抓到了落单的谷风号驱逐舰,由于天色将晚,几十架SBD轮番围攻一艘落单的驱逐舰居然无一弹命中、反而还有一架被日舰击落(!)。试想如果是哈尔西指挥的话,恐怕很难相信会出现这种无谓干等情报白白浪费一整天的情况。6日夜,斯普鲁恩斯在击沉从中途岛逃跑的重巡洋舰三隈、重创最上之后决定见好就收,第二次敌前反转,从而无意中避开了山本的主力舰队(美军当时并不知道日军战列舰主力舰队的存在,这次撤退纯属无心插柳),使得山本企图诱敌深入反败为胜的企图落空。这被视为斯普鲁恩斯的又一次精明决策,而人们常常会认为如果是哈尔西的话很可能因为追击过度而迎头撞上日本的战列舰。然而要强调的一点是,斯普鲁恩斯这次撤退的原因同样是尼米兹战前的决定“绝不追击进入威克岛日机的制空范围”(至于山本的战列舰当然不可能离开自己家的制空圈),以哈尔西对航空作战的了解也绝不可能做出追击进入敌方制空范围这种愚蠢至极的事来,认为哈尔西必定会追过头撞上山本的战列舰其实也是没有道理的。

回答2:

差异可能就在第一阶段可能过早放出飞机,导致最后飞行员损失惨重;而且最后的追击阶段,可能会被山本杀一个回马枪
请看一下全过程,斯普鲁恩斯在下定战役决心方面可以说无可挑剔,先是没有过早放出飞机,而是继续接近敌人,确保了飞行员没有因为没油而白白损失;接着在发现飞机起飞但编队无法完成的情况下,果断下定决定,取消表对,各自飞向日本航母进行攻击
如果是哈尔西的暴脾气,估计一听到日本舰队的位置,就马上起飞,但结果可能是找不到目标,或者方航的时候大批飞行员没油了,造成无谓损失
在炸沉四艘日本航母后,已经是晚上了,斯普鲁恩斯谨慎地放弃了追击,回到本方路基航空兵空域
山本原先的计划就是庞大的战列舰队马上迎上去,和美国人进行一次夜战,但看到斯普鲁恩斯的行动后,只能放弃
如果是哈尔西的话,估计会最大南云舰队,结果可能在夜战中蒙受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