壤类别 放坡起点 人工挖土 机械挖土(在坑内作业) 机械挖土(在坑上作业)
Ⅰ、Ⅱ类土 1.20 1:0.5 1:0.33 1:0.75
Ⅲ类土 1.50 1:0.33 1:0.25 1:0.67
Ⅳ类土 2.00 1:0.25 1:0.10 1:0.33
注: 1.沟槽、基坑中土壤类别不同时,分别按其放坡起点、放坡系数、不同土壤厚度加权平均计算。 2.计算放坡时,在交接处重复工程量不予扣除,原槽、坑作基础垫层时,放坡自垫层上表面开始计算。放坡不仅仅用于土坡,对于岩质边坡,为了保持其稳定性,往往也采用放坡的工程处理方式。
管道的坡度
管道铺设应有一定的坡度,以利渗入管内的地下水流向人(手)孔。管道坡度应为3‰—4‰,最小不宜小于2.5‰;如街道本身有坡度,可利用地势获得自然坡度。 管道坡度通常有一字坡和人字坡两种。并应保证在同一人(手)孔中管道进出口处的高差不大于0.5米。局(站)前人(手)孔进局(地下进线室)的坡度方向应该是从局(站)(地下进线室)向局(站)前人(手)孔倾斜,以免地下水流入局(站)。
在纵剖面上管道由于躲避障碍物而不能直线建筑时,可使管道折成两段向下平滑地弯曲,以利渗水流向人(手)孔,而不得向上弯曲(“U”型弯)。 7.2.4.5 沟宽的确定 沟底宽:管群宽(含包封)加两侧操作面宽度,以及底基超宽10厘米。 沟上宽:沟底宽加上放坡宽度。 7.2.4.6 管道基础的要求 通信管道一般宜采用混凝土基础,混凝土的标号、基础宽度、基础厚度应符合设计规定。 通信管道基础的中心线应符合设计规定,左右偏差应不大于10mm,高程误差应不大于10mm,基础的宽度和厚度负偏差应不大于10mm。 管道基础宽度应比PVC管道组群宽度(不含包封)加宽160mm,(即每侧各宽80mm)。 通信管道基础进入人(手)孔窗口2米范围内的基础,应按规定进行加配钢筋,钢筋应搭接在窗口上不小于100mm。 如遇土质较差或过重要公路地段,管道基础内应考虑加配钢筋,特别是流砂或淤泥地段,应先抛石夯实,再铺设C15混凝土基础,12孔以下按80mm,12以上24以下孔按100mm,24孔以上按12mm。 通信管道的沟(坑)挖成后,凡遇被水冲泡的,必须重新进行人式地基处理,否则严禁进行下一道工序。
现在谁还放坡。。。。古老的名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