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海棠(学名:Euphorbia milii Ch. des Moulins):蔓生灌木。茎多分枝,长60-100厘米,直径5-10毫米,具纵棱,密生硬而尖的锥状刺,常呈3-5列排列于棱脊上,呈旋转。叶互生,通常集中于嫩枝上,倒卵形或长圆状匙形,全缘;托叶钻形,长3-4毫米,极细,早落。花序2. 4或8个组成二歧状复花序,生于枝上部叶腋;总苞钟状,高3-4毫米,直径3.5-4.0 毫米,边缘5裂,裂片琴形,上部具流苏状长毛,且内弯;腺体5枚,肾圆形,黄红色。雄花数枚;苞片丝状,先端具柔毛;雌花1枚。蒴果三棱状卵形,平滑无毛,成熟时分裂为3个分果爿。种子卵柱状,灰褐色,具微小的疣点;无种阜。花果期全年。原产非洲,广泛栽培于旧大陆热带和温带;中国南北方均有栽培,常见于公园、植物园和庭院中。全株入药,外敷可治瘀痛、骨折及恶疮等。该种具有诸多园艺栽培类型,其中苞叶黄白色在中国极个别地方有栽培。(概述图片参考资料来源:[1] )中文学名铁海棠拉丁学名Euphorbia milii Ch. des Moulins别 称麒麟刺、虎刺、虎刺梅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亚 纲原始花被亚纲目大戟目亚 目大戟亚目科大戟科亚 科大戟亚科族大戟族属大戟属亚 属大戟亚属种铁海棠命名者及年代Ch. des Moulins, 1826
学名铁海棠(见中国植物志)又名麒麟刺、虎刺、虎刺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