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鸡最先起源于什么时候

2025-04-20 06:45:56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斗鸡是我国古老的鸡种,约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斗鸡最早见于《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季、郈之鸡斗,季氏介其鸡,郈氏为之金”,就是说季平子将芥末撒在它的鸡翅膀上(或云以胶漆其羽毛,使之类似铠甲),郈昭伯在他的鸡距扎上金属刀子。


简介:

世界各地几乎都有斗鸡的娱乐传统,利用鸡形目的鸟(也有其他目的)在发情期好斗的特点,来进行比赛。

斗鸡时将把两只性情凶猛的公鸡放在一起,它们就会激烈地互相啄咬起来,还会用距劈击对手。如果两鸡相斗了很久,都有疲惫之态,还要用水将它们喷醒,使之振奋,重新投入战斗,直到有一只公鸡败下阵来。斗鸡的场面是相当激烈的,两只鸡斗得难分难解,势不两立,斗完后鸡冠流血,啼叫无力。

斗鸡最早见于《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季、郈之鸡斗,季氏介其鸡,郈氏为之金”,就是说季平子将芥末撒在它的鸡翅膀上(或云以胶漆其羽毛,使之类似铠甲),郈昭伯在他的鸡距扎上金属刀子。

唐代的文学家韩愈曾用诗描写斗鸡的场面:“裂血失鸣声,啄殷甚饥馁,对起何急惊,随旋诚巧绐。”孟郊也写过有关斗鸡的诗云:“事爪深难解,嗔睛时未怠。一喷一醒然,再接再厉乃。”陈志岁主张生境和谐,其《斗鸡》诗曰:“五亩田平踏迹新,噍群围处起禽尘。常说和生犹未得,挑唆血斗是何人?”《陶庵梦忆》称“一日余阅稗史,有言唐玄宗以酉年酉月生,好斗鸡而亡其国。余亦酉年酉月生,遂止。”赌博常伴随斗鸡,赌客以金钱博甲鸡或乙鸡胜出。

斗鸡以体型魁梧、体质健壮结实、结构匀称紧凑、筋肉发达强、健肌肉发达、性强悍、善斗为基本特征。 骨骼发达,骨质致密而粗硬。头、颈昂起,颈、胸、胫几乎成一直线。冠红色,冠、髯、耳垂不发达。眼大而锐,喙粗短、坚硬呈楔形,尖端微弯而甚锐,颈粗长灵活,腿强劲有力,胫长,距发达,长而锐,生向上方。爪粗大、坚硬锋利。全身羽毛稀薄、粗刚、短而紧贴体表,并富光泽,羽色多样,以黑色羽居多。翼羽拍打有力。

回答2:

斗鸡在中国有2000多年历史,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是当时贵族间盛行的活动。据山东《成武县志》记 载:“斗鸡台在文亭山后。周僖王三年(公元前679年),齐桓公以宋背北杏之会,诸侯伐宋,单伯会之,取成于宋北境,时斗鸡其上。”

  《史记》和《汉书》中多处记载有关于“斗鸡走狗”之事。唐朝时斗鸡更是盛行,不仅民间设有斗鸡场,连皇上也喜欢玩斗鸡。唐明皇曾经不惜重金,在宫廷中设置豪华鸡坊,还派人专门养鸡,作为斗鸡之用。唐代文学家陈鸿《东城父老传》记有:“玄宗在藩邸时,乐民间清明节斗鸡戏。及即位,治鸡坊于两宫间,长安雄鸡金毫、铁距、高冠、昂尾千数,养放鸡坊。”至宋朝之后,斗鸡风俗才逐渐式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