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F-22A“猛禽”
原产商:美国洛克希德公司
机型:战术战斗机
说明:美国军方称F-22A“猛禽”是军事史上技术最先进的军用飞机。该机设计的主要特征是它的外形有角但却非常干净,任何可以把电磁能量反射回敌方雷达的部分都设置成锯齿状边缘,内部武器舱代替了外部挂架。同时,该机的集成电子设备是F-15飞机上安装的系统的存储量的3倍、运算速度的6倍。
尺寸:翼展13.56米,机长18.92米,机高5.00米,机翼面积78.0平方米。 重量:最大起飞重量27216千克。
动力装置:2台普拉特·惠特尼公司的F119-p-100涡轮风扇发动机,单台加离推力158千牛。
飞行特性:最高飞行速度1950公里/小时;近地最高飞行速度1480公里/小时;实际最大飞机高度18,000米;作战半径1,300~1,500公里;最大使用过载9.0。
武器装备:1门20毫米M61A1“火神”6管航炮;2个侧面武器舱和1个机腹武器舱;两侧武器舱可容纳短程空对空导弹,如AIM-9“响尾蛇”导弹;较大的机腹武器舱准备装载中程武器,如AIM-120“阿姆拉姆”空对空导弹;为F-22设计的武器还包括正在研制的“哈夫达什”2空对空导弹和“哈夫斯雷克”空对面导弹。
F-22,是美国空军委托洛克希德、波音以及通用动力公司合作研制的新一代战斗机,也是专家们所指的目前唯一面世的“第四代战斗机”,它将成为下世纪初叶的主战机种。主要用途是压取战区制空权,因而也是F-15的后继型号。1990年9月原型机首飞,最初计划采购750架,经过两肖减最后确定的采购数量是438架。1997年9月EMD型飞机首飞,预计2002年开始交付生产型飞机,2004年形成初步作战能力,2013年交付第438架飞机。
该计划原称ATF,始于1982年,ATF要求,也是首次要求将以下五个特点集在一架飞机上,即低可探测性(隐身性)、高度机动性和敏捷性、使用军用推力即可作超音速巡航(而不是只满足于以往老型号的短时间超音速冲刺)、有效载重不低于F—15和具有飞越包括第三世界战区在内的所有战区的足够远的航程。面对如此先进的设计要求,F—22采用一切已有的世界级航空顶尖技术是毫无疑问的。
经与F—23的竞争试飞,F—22中标,F—22的原型机试飞于1990年9月,如果顺利的话,F—22可望于2001年服役,成为21世纪世界最好的战斗机,目前获得订货224架。
F—22采用政党双垂尾双发单座布局。垂尾向外倾斜27度,恰好处于一般隐身设计的边缘。其两侧进气口装在边条翼下方,与喷口一样,都作了抑制红外辐射的隐身设计,主翼和平尾采用一致的后掠角和后缘前掠角,都是小展弦比的梯形平面形,水泡型座舱盖凸出于前机身上部,全部投放武器都隐蔽地挂在4个内部弹舱之中。
结构特点:在平面内为带高位梯形机翼的带尾翼的综合气动力系统,包括彼此隔开很宽和带方向舵并朝外倾斜的垂直尾翼,并且水平安定面直接靠近机翼布置。按照技术标准(小反射外形、用吸收无线电波的材料、用无线电电子对抗器材和小辐射的机载无线电电子设备装备战斗机,其设计最小有交错射面为0.1平方米左右。在机体上广泛使用含热塑(12%)和热作用(10%)的聚合复合材料(KM)。在批生产的飞机上使用复合材料(KM)的比例(按重量)将达35%。两侧翼下菱形截面发动机进气道为不可调节的进气道,为敷设发动机压气机冷壁进气道呈S形通道。发动机二维喷管,有固定的侧壁和调节喷管横截面积及按俯仰±20°角偏转推力矢量而设计的可动上调节板和下调节板。
电子设备:按TRW公司通用手册研制的整套综合机载无线电电子设备包括:中央数据综合处理系统;综合通讯、导航和识别系统ICNIA和包括无线电电子对抗系统的全套进行电子战的设备INEWS;具高分辨力的机载雷达AN/APG-77和光电传感器系统EOSS,两个激光陀螺仪的超黄蜂LN-100F惯性导航系统(HHC)。机载雷达为带电子扫描的主动定相天线阵,它包含了1000多块模块,其中使用了超高频率范围的单一积分系统技术。为提高隐蔽性,设计有雷达站被动工作状态,它保证雷达站以主动状态工作时使信号更不容易被截获。飞行员座舱内的自动仪表设备包括4台液晶显示器和广角仪表起飞着陆系统。
F-22 除执行空中优势任务外,也能使用联合直接攻击弹药(JDAM)之类的武器进行精确对地攻击。由于隐身和超音速巡航的需要,在隐身状态F-22的基本军械装置被安装在机内。不过它也有原设计用于挂副油箱和导弹的4个翼下挂点,用于在非隐身状态挂载副油箱和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