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社会主义改造中最倒霉的是资本家,请针对这一说法论述你对社会主义改造中资本家得失的看法?(大

2025-04-19 21:02:59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1956年,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资本家得处:作为“私方代表”,任企业的副手。身份是国家干部,那时政企不分,大都参加了各民主党派。在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由于我国解放前是一个半殖 民地半封建的落后国家。失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在当时比起封建地主经济和农民的个体经济来说是代表先进生产力的,但是我国民族资本主义从来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资本家没有该有的用武之地,因此,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需要使民营企业有一定的发展,利用民营企业的发展来繁荣经济,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来奠定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前面提到的合理调整工商业实际上就起到了这种作用。建国初期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了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但是,实际执行过程中利用的时间不长,很快就限制、改造、取消了。当时党内有些人主张较长时间利用私人资本发展经济。刘少奇说:“剥削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产物,不是可有可无,随人的意志就能铲除的。违背规律人为去消灭它,必然还产生新的剥削,甚或自身也将变成新的剥削者。”“过早地消灭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要犯错误,消灭了以后,你还要把他请回来的。”(转摘自《你所不知道的刘少奇》)这些话现在看来几乎可以成为预言。但是,当时这些观点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后来,又被当成右倾观点进行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