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内黄县豆公乡吗?

2025-04-17 12:29:35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近年,内黄县豆公乡依托独特的林果业优势,大力实施农业结构调整,通过高新技术示范区带动、专业协会促动和市场信息服务拉动,使林果业迅速成为了推动全镇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目前,该乡林业育苗面积达到2500亩。仅林果一项,产值已超亿元,来自林果业的收入已占到该乡农民人均收入的70%以上。

该乡突出“政府引导、科技指导、市场主导”的发展方针,立足区位集聚发展,注重果农积极性的调动,实现了富民、强乡的双赢目标。该乡先后建成温棚果树示范区120亩、矮化密植露地桃示范区1万亩、高效林果(苹果)间作万亩方,规划了苹果无公害标准化生产1万亩、大桃无公害标准化生产1万亩、精品苹果示范区1000亩。通过示范带动,广大群众投资林果业发展致富的信心进一步增强,林果业集聚发展优势进一步显现。几年来,该乡在继续挖掘桃花节文化内涵的同时,鲜果采摘节、“农家乐”等个性鲜明的林果旅游业也悄然兴起。依托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网以及农村党员活动室和远程教育,该乡积极引导群众成立科技专业协会、果品供销协会等,集体引进种植项目,统一技术服务,多方位、多渠道探求供求信息,有效解决了群众的后顾之忧。该乡成立合作社、专业协会12个,吸引从事农产品加工、贮藏、运输、营销的经纪能人300多人,基本上形成了涉及河南、湖南、安徽等十几个省,集产、购、销于一体的果品销售网络。该乡引进了苹果新品种、桃新品种、李新品种等,并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桃树新品种——丽秋桃王,全乡林果种植结构进一步优化。在宏观信息指导上,该乡专门成立了林果市场预测组,通过远程教育平台、果品经纪人和相关专家就市场信息进行汇总整理、分析预测,并通过驻村“两官”及时对各协会、农户进行市场信息指导。在实际运作中,该乡先后在东豆公村和田大晁村建成了苹果销售市场和大桃销售市场,基本解决了本地果品的销售问题,产销率在92%以上。同时,该乡还积极鼓励果品大户、经纪人建设冷库进行果品的反季节销售和贮存加工,延伸产业链,增加附加值,不断提高群众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