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KV、35KV是中性点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Ct一般都安装在A和C相,当任何一相发生接地故障时,流过故障点的电流为电容电流和补偿的电感电流之差,该电流很小,允许运行2小时,不需要跳开关,当两相发生接地故障时,比如A和C相同时接地,因A和C相都安装了CT,所以A/C相同时跳闸,如iv A/B或C/B相发生接地故障时,因B相没有CT,因此B 相检测不到短路电流,所在发生B相接地故障的线路不会跳闸,A或C相接地的故障的线路跳闸,跳闸线路少了一条,两点接地故障变为单相接地故障,允许继续运行。
110KV系统是大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就是单相短路,必须立即跳开关,因此三相都安装CT 。
35KV一出线柜中测量互感器400/5A,计量互感器和保护用互感器就是800/5A,是设计选型错误,CT不管用于什么目的,其它一次电流都是根据线路的最大负荷电流选择。不过,上述选型也不影响使用,只是可能计量误差大一点。
推荐的是什么答案啊,乱七八糟。
10KV、35KV是中性点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所以发生单相接地时电流很小,通常要通过小电流接地选线系统检测。CT装A、C相是因为不接地系统中B相电流等于A相和C相之和。10kV和35kV怎么会有A、B、C相不同时跳闸的情况!允许继续运行是因为单相接地故障电流小(仅线路电容电流),故障影响小,所以允许继续运行。110系统中是中性点接地系统,不允许用两相互感器。
变比问题400/5A应该讲的是计量互感器,而非测量。计量互感器的一次侧要尽量接地实际负荷电流才能保证其精度。保护、测量精度要求不高,允许使用,而且,变比越大,短路时的互感器磁饱和影响越弱,在保证精度的情况下变比可以适当放大。在有扩建可能的变电站,更会做成两种变比的互感器。
互感器的位置是尽量装在下口,但有时由于条件限制不便这样做。比如,开关柜进线,由于柜体结构影响,断路器与母线之间无法安装互感器,只能装在柜体内,这样就变成了断路器的上口。有时有的部位由于安装条件限制无法安装4绕组以上互感器就把4绕组拆分成两个2绕组,分别装在断路器两侧。所以安装位置通常由于设备安装结构造成的。通常尽量装在断路器下口,以便检修。
10KV、35KV是中性点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Ct一般都安装在A和C相,当任何一相发生接地故障时,流过故障点的电流为电容电流和补偿的电感电流之差,该电流很小,允许运行2小时,不需要跳开关,当两相发生接地故障时,比如A和C相同时接地,因A和C相都安装了CT,所以A/C相同时跳闸,如iv A/B或C/B相发生接地故障时,因B相没有CT,因此B 相检测不到短路电流,所在发生B相接地故障的线路不会跳闸,A或C相接地的故障的线路跳闸,跳闸线路少了一条,两点接地故障变为单相接地故障,允许继续运行。
110KV系统是大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就是单相短路,必须立即跳开关,因此三相都安装CT 。
35KV一出线柜中测量互感器400/5A,计量互感器和保护用互感器就是800/5A,是设计选型错误,CT不管用于什么目的,其它一次电流都是根据线路的最大负荷电流选择。不过,上述选型也不影响使用,只是可能计量误差大一点。
Ct的安装位置不同,继电保护的范围也不同,出线都安装在开关下口,进线开关也一样一般安装在进线电缆处。
你在网上看看那个公司是买这个产品的,然后当别人的客户 让被人发几分资料给你!
华英电力友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