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病人体重50kg,中度高渗性脱水,首先应补已失量怎样计算

2025-04-20 00:00:29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脱水补液原则
(1)根据脱水程度的轻重,确定补液总量。
(2)根据脱水性质,有无酸中毒及低血钾等,确定补液种类。
(3)补液时,一般先快后慢,先浓后淡,先盐后糖,见尿补钾的原则进行。补液总量应按规定速度补完
(4) 补液应包括3个组成部分:累积损失、继续损失和生理需要量。
(5)补液的关键在于第1天24小时,重度脱水、低血容量性休克和严重酸中毒,首先要扩容纠酸,继而继续补充累积损失、异常及继续生理丢失量。待血循环和肾功能恢复后,机体自身就能调节。纠正脱水过程中,注意补钾。

高渗性脱水(hypertonic dehydration)以失水多于失钠、血清钠浓度>150mmol/L(150mEq/L)、血浆渗透压>310mOsm /L为主要特征。
补水:高渗性脱水时因血钠浓度高,故应给予5%葡萄糖溶液。高钠血症严重者可静脉内注射2.5%或3%葡萄糖溶液。应当注意,高渗性脱水时血钠浓度高,但患者仍有钠丢失,故还应补充一定量的含钠溶液,以免发生细胞外液低渗。

回答2:

水缺失量(升)=体重x0.6(男)x(1-血钠正常值/血钠测定值)
女为0.5
书上、网上很多公式是不对的
此公式假设为单纯水丢失,实际往往合并钠同时丢失,所以补液时还要适当补钠,还要考虑生理需要量、继续损失量,高钠发生的快慢。急性高钠,可快速纠正,慢性的,需要慢点纠正,防止脑水肿。
如果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可以先补0.9%生理盐水(钠浓度为153mmol/L),待血流动力学纠正后,改为低渗盐水或葡萄糖;肠道能耐受的话,也可以经胃肠道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