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刑都要社区矫正吗

2025-04-19 20:43:41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缓刑与监外执行有4点不同:1、监外执行适用于被判处有期徒刑和拘役的罪犯,缓刑适用的范围则小于监外执行。2、监外执行以有碍关押执行的法定情况,也就是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等为条件。而缓刑则是以不致再危害社会为条件。3、监外执行是在判决确定以后才适用的变通执行方法,在判决宣告和刑罚执行期间均可适用,并不具有考验期。而缓刑则是附条件的不执行原判决刑罚的制度,在判决刑罚的同时即可宣告。4、适用监外执行的条件一经消失,即应收监执行,差别只是执行的场所不同。而缓刑只有在考验期限内再犯新罪或者被发现漏罪,或者违反法律、法规或者有关规定的,才能撤销缓刑,收监执行刑罚,除此以外不再执行原判刑罚。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二条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一) 犯罪情节较轻;(二) 有悔罪表现;(三) 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四) 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回答2:

都要社区矫正,有专门的社工(或许其他地方有可能没有社工)负责监控。。。
每周打电话汇报,每月到司法所见面一次,参加集中教育,社区服务等等。

回答3:

是的。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第七十六条: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
按照2013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八条:对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假释或者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依法实行社区矫正。

回答4:

对,一旦判了缓刑就必须接受社区矫正

回答5:

社区矫正在全国全面铺开,所有地区的缓刑人员都要接受社区矫正。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制定了《社区矫正实施办法》2012年3月1日起实施,对缓刑的社区矫正人员的监督管理教育等工作作出了明确规定。各地方也相应的出台了实施细则,如《北京市社区矫正实施细则》2012年7月1日实施,对社服刑人员的接收、监督、管理、教育、考核、奖惩、撤销、解矫等工作都作出具体的要求。可以去找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