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诸葛亮在刘备死后不篡位称帝?

2025-04-15 18:14:15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在刘备去世后,诸葛亮的权力可谓是达到了人生的顶峰,离皇位只有一步之隔。但是令人称奇的是,诸葛亮并没有想要夺权称帝的打算。究竟是诸葛亮没有这个野心,还是另有隐情呢?

千百年来,一个问题一直吸引着史学家的目光,诸葛亮是否有野心?也必须要用史料来证明,诸葛亮自己也曾说过,如果北伐成功,他便要受九锡,九锡是权臣夺取皇位的工具,诸葛亮自己说要受九锡,这说明什么?

诸葛亮才智双全,他应该能够很清楚的意识到,蜀汉之所以能够三分天下,就因为姓刘,刘备起兵之初就自称是中山靖王的后代,他身上流着高祖皇帝的血脉,以正统自居的刘备身边不乏名士良将,也为他夺取刘嶂基业出师有名。而同样精明的曹操也是“挟天子以令诸侯”,虽然做到魏王,但自己却不称帝,等到灭诸侯后才让儿子篡汉。雄霸江南的孙权也始终以吴侯自居,直到魏、蜀称帝后他才登上黄帝的宝座。刘备称帝也是在汉献帝被废后以“代帝”的名义而为,三位雄才大略的枭雄都轻易不登皇位,其目的已经很明显,都是害怕成为别人口诛笔伐的对象,作为蜀汉奠基者之一的诸葛亮更是明白这一道理,如果他夺取了蜀汉的天下,则必然会成为众矢之的。

三国演义中把诸葛亮刻画成鞠躬尽瘁,不辞劳苦,挑灯夜战的贤相,虽说这是好的一面。但是从侧面也反映了很严重的问题,那就是诸葛亮贪恋权位,什么事都自己一手抓,生怕大权旁落,这对国家来说,一方面,培养不了后继的人才;而另一方面,也使得诸葛亮身体透支,英年早逝,所以到后来,蜀国无可用之人。诸葛亮还有一个致命的性格弱点是任人唯亲,搞小团体,与自己亲近的,或者自己的门生都大力重用,如马谡;但是对自己不喜欢的,如李严、魏延。必除之而后快,这样一种性格怎么可能统一天下。

其实,诸葛亮虽然没篡位称帝,但是在他干掉了李严以后,蜀国的军政大权几乎可以说全部在诸葛亮或者说荆州集团的手中,诸葛亮是一个实质上的皇帝,刘禅只是傀儡罢了,诸葛亮也就没有必要自己当皇帝了。而事实上,蜀汉后期的许多重大决策,诸葛亮也都没有问过刘禅,从这点来看,他也没有违背刘备的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