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波三折”最适合形容哪种书体?

A. 篆书 B. 隶书 C. 楷书和行书
2025-04-16 01:07:32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隶书

隶书有秦隶、汉隶等,一般认为由篆书发展而来,字形多呈宽扁,横画长而竖画短,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磔”(一波三折)。

根据出土简牍,隶书始创于秦朝,传说程邈作隶,汉隶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上承篆书传统,下开魏晋、南北朝,对后世书法有不可小觑的影响,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

扩展资料:

汉隶历史演变:

1、汉武帝时期是隶书发展的转折时期,此时隶书由古隶阶段向汉隶阶段过渡。至汉宣帝时期,汉隶完全成熟,五凤元年简(汉22)和定县竹简(汉23)是其典型形态。

2、大约于汉成帝阳朔年间,隶书又产生一种新体——八分。西汉末年的尹湾名谒木牍中,八分已相当成熟,但在我们的编年资料中,八分还少量地在较宽的木牍中出现。我们认为八分在西汉末年形成,但不是隶书的主流形态。其后八分书在东汉广泛流行。

3、汉隶和八分是隶书的两种形态(也可以代表两个阶段)。这两种形态从西汉末年八分形成至汉末一直长期共存。在东汉,汉隶还广泛使用,并不因八分的流行而完全取代汉隶,最明显的例证是书于公元186年的《张迁碑》和书于公元185年的《曹全碑》。

前者为汉隶,后者为八分。汉隶和八分虽为两种笔法系统,但两系长期共存,笔者认为汉隶是平画宽结结构类型的源头,八分为斜画紧结结构类型的源头。(详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汉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隶书

回答2:

我觉得A更合适一些,篆书的笔画曲折多,楷书和行书肯定不行,隶书笔画讲究蚕头燕尾,也没有三折。

回答3:

B. 隶书 隶书,亦称汉隶,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呈长方形状,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

回答4:

隶书

写法讲究一波三折

回答5:

B隶书肯定是隶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