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防晒系数(SPF)是指SPF防晒系数,是测量防晒品对阳光中紫外线UVB的防御能力的检测指数,表明防晒用品所能发挥的防晒效能的高低。它是根据皮肤的最低红斑剂量来确定的。SPF值越小,其防晒效果越差;SPF值越大,其防晒效果越好。
SPF=最低红斑剂量(用防晒用品后)/最低红斑剂量(用防晒用品前)
例如:如果在不涂防晒产品的情况下,在阳光下停留20分钟后,皮肤会稍稍变成淡红色,则防晒系数15的产品可保护你达5小时之久。
20(分钟)*15(SPF)=300分钟(5小时)
二、PA来源于日本科学家就研发了专门抵挡UVA-1的防晒品,并以 “+”来表示防御强度。
PA+表示可以延缓肌肤晒黑时间2-4倍,PA++表示可以延缓4-8倍的时间,PA+++表示可以延缓8倍以上。PA +代表具维护功效,PA +++则代表着具备很好的维护功效。
扩展资料
防晒误区
1、误区一:只有在十分炎热的高温下,紫外线才会非常强烈。
真实情况:紫外线不会觉得热。譬如人们在爬山时,愈往上,紫外线也就愈强,山风吹得很凉快,但紫外线已很强。每往上1000米,紫外线就增强10%。在大海上也是同样的道理:海风让你感觉凉爽,然而此时的紫外线已达到极强的程度。
2、误区二:阴天时云层很厚,紫外线就不会伤害到皮肤了。
真实情况:云层对紫外线来说几乎起不到任何隔离作用,90%的紫外线都能穿透云层,惟有昏暗而又厚重的雨云层才能阻止部分紫外线。
3、误区三:防晒产品的防晒系数越高,就越对皮肤有利。
真实情况:防晒系数越高的产品,就意味着添加了越多的防晒剂,对肌肤的刺激也就越大,因此如果是平常上班的话,选SPF15、PA+的产品就可。如果在户外运动的话,宜选SPF25~SPF35、PA++的产品。如果是到海边游泳时,则选SPF35~SPF50、PA+++即可。
4、误区四:防晒品涂上后即可会产生防晒保护效果。
真实情况:由于防晒中的有效成分必须渗透至角质表层后,才能发挥长时间的保护效果,因此比须提在出门前30分钟就先擦拭完毕,出门前在补充一次,在使用的剂量上,每次至少须有1~2毫升的量,方可达到最佳防晒功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防晒系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PA+++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防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