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谈到扭力梁悬挂、就一定要盯着PSA不放呢?难道五大车系中就只有PSA用扭力梁悬挂、别的品牌都不用么?实际上很多品牌的多款车也同样使用扭力梁悬挂,为什么就没人讨论呢?就目前而言五大车系中采用扭力梁的车款不少,所以没必要说PSA坚守扭力梁,关键在于车子的价格!
后悬挂采用扭力梁的车子太多了,比如丰田旗下的威驰(实际上19年钱的卡罗拉、雷凌也是扭力梁后悬挂);日产轩逸、蓝鸟、骐达、劲客等;本田飞度、风范、缤智、XRV等;马自达昂克赛拉、cx30、Cx3(马自达的原装进口车款);大众朗逸、宝来等,别克威朗、雪弗兰科沃兹、福特福克斯等等,市面上使用扭力梁后悬挂的车子真不少,上述这些车的总销量加到一起也不少了吧?所以扭力梁悬挂从来离我们都不远,那为什么总说PSA一直坚守扭力梁悬挂呢?
可以说价格在10万左右的车子、大部分都配备的扭力梁悬挂(部分增强型扭力梁),可以说在这个价格区间、未来会有更多的车型会采用扭力梁后悬挂;重点在于能不能调校得好,能把扭力梁调校明白、自然都会用扭力梁,车企不存在什么良心可言、大家追求的其实都是利润(商家逐利、天经地义),过去有几个汽车品牌也尝试过在某些车款上尝试扭力梁,但因为调校功底不够、驾驶体验不好,后期就又改回了多连杆后悬;不过结合价格来看,10万的车能配五连杆么?最多就是个筷子二,这玩意与加强型扭力梁成本又能差到哪?
扭力梁后悬挂的优势、劣势法系车爱用扭力梁不算什么秘密,但这并非只是针对咱们国内市场;实际上PSA在欧洲市场推出的车型也全部是扭力梁后悬挂,人家都这么卖车几十年了、只不过到咱们这才发现不太符合我们的口味;当然因为欧洲的实际路况环境、小型车占有量极大,而PSA的小型车在欧洲非常热销、获得很多奖项,上段也提到了这个级别的车子、采用扭力梁是常态也是一种趋势;PSA的经典本身就在于小型车,而在咱们国内则是一个讲究空间的市场!
扭力梁后悬挂还是有不少优势的,比如对空间的要求更低(也就是占用空间方面要比独立悬挂更理想),如上图所示、扭力梁悬挂的结构比较简单,不必像多连杆那般去约束所有的自由度(连杆越多、对自由度的约束越容易,调校难度也就适当降低了),所以即便长期的行驶、也不容易出现偏磨,四轮定位之类的也没有必要,因为结构简单、成本合理,无论是维修、亦或者是更换在价格方面都容易承受;所以只要可以保证乘坐时的品质、采用扭力梁悬挂也不是坏事!
如今的PSA旗下的一些中大型车也已经开始使用了多连杆后悬挂、也不像过去那般固执,这也算对咱们国内汽车市场的一种妥协吧;至于其它的如入门车型、小型车用扭力梁这不算出奇的事,其它的车企也会用、上面已经列举的很清楚了(其实并不全,用扭力梁的品牌以及车型还有许多),所以真的有必要只盯着PSA不放么?好像就只有PSA会用扭力梁、其它车企都不用似的!既然很多车企都会用到,那么为什么非得说PSA坚守扭力梁呢,这么下定义是不是有些不公平了?
有的时候不要被一个产品的名称所迷惑,比如多连杆、这范围就大了,筷子二算、四连杆也算、五连杆同样算、甚至连双叉臂也能归类到多连杆的范围,所以虽然都叫多连杆、但彼此之间的差异巨大,对于10万出头的多连杆大多数都是那么回事、名好;比如别克英朗采用的就是多连杆后悬挂,而比英朗卖得更贵的威朗采用的却是扭力梁后悬挂,所以有的时候请理性点、看配置别盯着名看,多连杆可以细分成多款、成本有高有低,扭力梁同样如此、所以直接对比品类是不科学的!况且如不提前进行告知、99%的车友根本就感受不出来扭力梁与多连杆的差异。
雪铁龙的车为什么一直坚守着扭力梁?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工业水平也取得了一个长足的进步。现在我国的工业水平的话已经不是说被当年能够对方用一辆自行车来卡脖子这种情况。目前的很多工业设施,或者说是一些工业产品,我国都能够做到自给自足。
就拿汽车来说吧,在我小的时候,也就是九十年代左右,那个时候街上基本上没有什么汽车。即便说是在城市里的,也是一些面包车居多。那个时候能够开轿轿车的非富即贵,因为首先来讲那个时候的小轿车价格比较高,而且一般都是合资或者说进口,其次的话,就算一个普通人能够买得起轿车,那么你日常的加油养护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而国产车当时主要就是小面包还有这种夏利这种小车居多,在质量和口碑上面对比合资车的话差了很多。而到了现在,虽然说国产车在某些地方还是不如合资车,不过在10万元以内的价格区间的话,国产车的实力还是不容小觑的。
而且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现在人们对于汽车本身的了解也越来越丰富,当年买车的话,那都是销售,说什么就是什么,咱们也不懂。而到了现在的话,大家本来就会在网上了解很多汽车的知识,即便是对于车型也会有一些图片或者说是视频进行讲解。所以说现在人们的汽车知识已经很丰富了。
也正因如此,所以某些车企一直在坚守扭力梁这种悬架结构,也是很让人诟病。
扭力梁悬架
这个车企就是法系车之中的雪铁龙。本身来讲,雪铁龙的售价并不低,起步也要十几万,已经勉强称得上是一个中档车型了,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依然搭配扭力梁的悬架,怎么着也有点说不过去。
同样价格区间的国产车早已经配上了一些独立悬架,比如说是双连杆和多连杆这种,扭力梁属于非独立悬架,而双连杆和多连杆则属于独立悬架。双方的主要差别就是在减震性能上,因为是独立悬架的话,悬架和车体主体是分开的,所以减龄效果更好。
雪铁龙为什么还要坚持扭力梁?
雪铁龙依然在坚持扭力梁悬架其实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第一个原因的话就是雪铁龙本身的造车经验极为丰富,所以在悬架调教上面很有一套,他能够将扭力梁的悬架调教到不输于独立悬架的舒适程度。
其次的话,不管是雪铁龙还是标志,他们都很是傲娇,对于本国的一些产品非常坚持。对于中国的国情和人们的需求不大愿意接受。大家也能够看到法系车尤其是标志这些年的日子并不好过。
在雪铁龙的原产地,法国当地的道路状况比我国还要好一些。而在良好的道路条件一下,当地人对于汽车的悬架结构要求并不高,所以使用扭力梁的悬架的话,本身不但能够节约车辆的制造成本。其次的话,在车辆本身的内部空间上面也能够节省出很大一部分。
虽然说雪铁龙在调教悬架上面很有一套,但是不得不说身为厂家还是应该研究一下消费者。咱们这边的道路虽然说已经很好,可是很多车辆有去农村的需求,其次的话,大家还是觉得独立悬架就是比非独立悬架好。
说白了就是想省钱,别扯什么各种赛事,那些车都不是扭力梁,除了个车架子,基本没有原厂的东西,所以别扯那些废话,还有就是调教的再好的扭力梁,他还是扭力梁。
雪铁龙的车一直坚守着扭力梁原因,因为从自身的结构上去分析,扭曲梁有强大的生命力,几乎紧凑车型都有广泛应用。
主要还是因为扭力梁的成本特别低,而且扭力梁更加稳定一些,装了扭力梁车子也不会侧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