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开票要纳税,虽然没有在税控系统里体现,但还是要正常纳税。在纳税申报表里,专门有一列“未开票销售额",就是用来填的。这部分销项税额当然可以用进项抵扣,月底还有30留抵。
未开票收入账务处理
1、销售时的会计分录:
借:应收账款(或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未开票收入
贷: 应交税费--应缴增值税-销项税额
2、开具发票时的会计分录:
借:主营业务收入--未开票收入
贷:主营业务收入-**公司
抵扣进项税额
如果是一般纳税人,花1元钱买的商品的同时(卖方如果能提供增值税发票的话),给你商品的一方要替税务局向你收0.16元的税款。你要向卖给你商品方支付1.16元.当你把1元的商品以1.2元卖出的时候(或加工成别的商品以1.2元卖出时),你要替税务局向购买方收取1.2*0.16=0.192元税款。
实际你的纳税额是0.192-0.16=0.032元:0.16叫进项税,0.192元叫销项税。用0.192抵减0.16元(即增值税抵扣)的过程就叫抵扣进项税,此时应交的税费=销项税-进项税。
购进农业生产者销售的农业产品,或者向小规模纳税人购买的农产品,可以按照买价乘以11%的扣除率计算抵扣进项税,其计算公式为:准予抵扣的进项税额=买价×扣除率
纳税人支付运输费用,可以根据运费发票所列运费金额(不包括随同运费支付的装卸费、保险费等其他杂费)乘以11%的扣除率计算抵扣进项税,其计算公式为:准予抵扣的进项税额=运费×扣除率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未开票收入
百度百科-纳税申报表
百度百科-抵扣进项税额
未开票要纳税,虽然没有在税控系统里体现,但还是要正常纳税。在纳税申报表里,专门有一列“未开票销售额",就是用来填的。同样的,这部分销项税额当然可以用进项抵扣,月底还有30留抵。
无票收入要计算销项税。进项税抵扣主要是见票抵扣。这和收入开票不开票没有关系。进项税没有票不能抵扣。
正常来说无票收入是要计算销项税的,但是既是无票,别人也不知道,可以不做收入的,也不必计算销项税了。但这跟进项税抵扣没有关系,进项税抵扣是别人开给你的发票,而不是开给别人的发票。
扩展资料:
增值税转型范围内的固定资产发生了视同销售行为,应将这部分增值税记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固定资产销项税额)”的贷方;发生中途转让行为,应作销售计算销项税额记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固定资产销项税额)”的贷方,
如果“待抵扣税额——待抵扣增值税(增值税转型)”有余额,也应等量将这部分进项税额转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固定资产销项税额)”。
增值税转型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及处理
纳税人发生下列项目的进项税额可以按规定进行抵扣:购进(包括接受捐赠和实物投资,下同)固定资产;用于自制(含改扩建、安装,下同)固定资产的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
通过融资租赁方式取得的固定资产,凡出租方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融资租赁业务征收流转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0]514号)的规定缴纳增值税的;为固定资产所支付的运输费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抵扣进项税
未开票要纳税,虽然没有在税控系统里体现,但还是要正常纳税。在纳税申报表里,专门有一列“未开票销售额",就是用来填的。同样的,这部分销项税额当然可以用进项抵扣,月底还有30留抵。
还有60留抵
都没有开票,还纳什么税啊,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