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是鼠妇,属无脊椎动物节肢动物门甲壳纲潮虫亚目。鼠妇的种类较多,它们身体大多呈长卵形,成体长9~15毫米,背腹扁平十分显著,呈灰褐色、灰蓝色;
常能卷曲成团,是草食的陆栖类群,口器是咀嚼式口器,为甲壳动物中唯一完全适应于陆地生活的动物,从海边一直到海拔5000米左右的高地都有它们的分布。第一触角短小,后7对胸肢变成步足。
但它们都需生活在潮湿、温暖以及有遮蔽的场所,昼伏夜出,具负趋光性,对光、触碰等刺激会产生运动或蜷曲成球的反应。
不像昆虫和蜘蛛那样高度适应于陆地上生活,在我国大多数地区都有分布,在田间,主要危害黄瓜、西红柿、油菜等常见的种类有潮虫科、鼠妇科、球鼠妇科等代表动物。
本草纲目-鼠妇更多
「释名」鼠负(弘景)、负蟠(音烦。《尔雅》)
录》)、 (伊芳威。《本经》)、湿生虫(《图经》)、地鸡(《纲目》)、 弘景曰∶鼠妇,《尔雅》作鼠负,言鼠多在坎中,背粘负之,故曰鼠负。今作妇字,殊 似乖理。
韩保升曰∶多在瓮器底及土坎中,常惹着鼠背,故名。俗亦谓之鼠粘,犹 耳名羊 也。
时珍曰∶按∶陆佃《埤雅》云∶鼠负,食之令人善淫,故有妇名。又名鼠姑,犹鼠妇也 。鼠粘,犹鼠负也。然则妇、负二义俱通矣。因湿化生,故俗名湿生虫。曰地鸡、地虱者, 象形。
「集解」《别录》曰∶鼠妇生魏郡平谷,及人家地上。五月五日采。
颂曰∶今处处有之,多在下湿处、瓮器底及土坎中。《诗》云∶ 人则生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