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生育期内某种指标温度持续期的逐日平均温度总和,叫作积温。
第四积温带活动积温:2100-2300℃。
第四积温带包括:苇河林业局、亚布力林业局、牡丹江西部、牡丹江东部、绥芬河南部、虎林北部、鸡西北部、东方红镇、饶河、饶河农场、胜利农场、红旗岭农场、前进农场、青龙山农场、 鹤岗北部、鹤北林业局、 伊春市西林区、南岔区、带岭区、大丰区、美溪区、翠峦区、友好区南部、上甘岭区南部、铁力、同江东部、 北安、嫩江、海伦、五大连池、绥棱北部、克东、九三农管局、黑河、逊克、嘉荫、呼玛东北部。
中国农业自然区划是黄秉维先生根据温度带和湿润度的划分,将中国分为38个农业自然区域。
首先根据热量指标,把全国分划成六个气候带和一个高原气候区。中国采用积温来划分温度带,当日平均气温稳定升到10℃以上时,大多数农作物才能活跃生长,所以通常把日平均气温连续≥10℃的天数叫生长期。把生长期内每天平均气温累加起来的温度总和叫积温。一个地区的积温,反映了该地区的热量状况。根据积温的分布,中国划分了5个温度带和一个特殊的青藏高原区。不同的温度带内热量不同,生长期长短不一,耕作制度和作物种类也有明显差别。
①赤道带。积温9000°C左右,生长热带植物。
②热带。积温达8000°C以上,终年无霜,橡胶、槟榔和咖啡等均宜生长,稻可一年三熟,主要植被为樟科等。
③亚热带。积温8000~4500°C,稻可一年二熟,自然植被为亚热带季风林、常绿阔叶林以及它们和落叶林的混生林,柑橘、茶、棕榈、油桐和毛竹等为其代表性植物。④暖温带。积温4500~3400°C,冬冷夏热,农作物可一年二熟或二年三熟。
⑤温带。积温3400~1600°C,冬天严寒,不宜冬作物生长,春小麦、大豆为主要作物。自然植被为针叶树和落叶阔叶树的混交林。
⑥寒温带。积温低于1600°C,尚可种植春小麦、马铃薯、荞麦和谷子。主要植被为针叶林。
⑦高原气候区(青藏高原)。积温低于2000°C,其光照条件优于寒温带。该区虽不适宜林木生长,但除部分地区外,尚可栽培耐寒作物和蔬菜。
第一积温区(2700℃以上)
第二积温区(2500-2700℃)
第三积温区(2300-2500℃)
第四积温区(2100-2300℃)
不好意思 温度带 范围 >10°C积温 熟制
寒温带 黑龙江省北部 <1600°C 一年一熟。
内蒙古东北部 早熟的春小麦、大麦、马铃薯等
中温带 东北和内蒙古大部分 1600-3400°C 一年一熟。
新疆北部 春小麦、大豆、玉米、谷子、高粱等
暖温带 黄河中下游大部分地区 3400-4500°C 两年三熟或一年一熟
新疆南部 冬小麦复种早熟糜子、荞麦等
或冬小麦复种玉米、谷子、甘薯等
亚热带 秦岭、淮河以南 4500-8000°C 一年两熟到三熟
青藏高原以东 稻麦两熟或双季稻,双季稻加冬作油菜或冬小麦热带 滇、粤、台的南部和海南省 >8000°C 水稻一年三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