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跑跑怎么炒作起来的

2025-04-19 20:11:49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说实话 一个北大毕业 自愿去西部当中学教师的人
就这点 已经没有多少人能做到了 扪心自问 你们肯定是做不到的
他写这篇文章的目的 他已经说的很清楚了
1 中国人 集体主义观念 严重 对个人自由 和生命安全看的比较低
学雷锋 舍己为人 是国家大力宣传的 这无形中给人产生了种道德左右 其实说白了 是统治者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 而给人制定的一种精神枷锁 他觉得有必要站出来 首先是维护自己的言论自由
其实 是挑战中国的主流舆论 舆论的作用他说的很清楚 他觉得 舆论
媒体的作用是 监督 批判 报道真实 而不是 宣传
2 他说过 你舍己为人 牺牲自己 这是值得赞叹的 这是勇士
但是值得鼓励吗? 他觉得以命换命 是值得商榷的
但如果你做到了 舍己为人 你绝对是伟大的 但你做不到 也不能受千夫所指
3 什么叫道德底线? 牺牲自己去救别人如果叫道德底线的话
那对不起 中国很多人都没道德
雷锋不叫英雄 他只不过做了道德底线 怎么能谈上是英雄呢
牺牲自己去为别人绝对是道德高尚的表现
你可以言己 不能律人
4 美国是个人利益很重的国家 所以他们国家会宣传英雄主义 会宣传牺牲精神 但中国 不存在这种问题 集体主义和儒家思想的深深埋在了人们性格中 到底生命是平等的 还是 按等级划分 或者用道德绑架来约束人们的精神 这些问题是可以讨论 你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的
没必要人生攻击 古代我们已经有君要臣死 还有儒家的伪道德 这种思想的延续性 影响了中国人太多了
白痴们 受不了你们 真的
如果你们现在哪个人 能辞职 自愿去地震那边做志愿者 我为你鼓掌

回答2:

“范跑跑事件”该收场了
可能连一心想成名的“范跑跑”自己也没有想到,他会被炒得这么“烫”、这么“热”
,“烫”得让人厌恶,再次印证了“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这句老话。不同的是,现在很多人只关注“传千里”,而不在乎事情是好是坏。

现在不仅炒出了“范跑跑”,还炒出了“郭跳跳”。再这样无休止地炒下去,谁又能保证不会炒出“李逃逃”、“王蹦蹦”、“刘慌慌”、“杨狂狂”呢?谁又能保证不会有更多的媒体邀请“范跑跑”做电视“嘉宾”呢?

一起本来是非对错很清楚的事件,一个已经成为道德谴责的人物,由于媒体的狂炒,反而成了炙手可热的“公众人物”,到处公开发表混淆是非的言论,很是“风光”。我很怀疑,如此地炒下去,“范跑跑”会不会成为奥运会开幕式的“嘉宾”呢。

实事求是地讲,“范跑跑事件”不能再这样恶炒了,该收场了。

首先,这一事件虽有一定的炒作“价值”,却没有多大新闻价值,更别说社会价值。如果说“虎照事件”的炒作,还具有一定的新闻价值和社会价值,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证明政府的公信力和社会诚信力的话。“范跑跑事件”则纯粹是一个缺乏新闻价值和社会价值的个体行为,它与行人看到有人被打、被抢不去制止,看到有人落水不去抢救一样,简单地批评议论一番就行,哪需要投入那么多时间与精力去炒作、去议论、去明辨,再炒下去,再辩下去,再议论下去,也不会有什么结果。“范跑跑”不会因为炒作而成为一个品格高尚的人,社会不会因为炒作了“范跑跑”而变得更好,谭千秋老师还会救人,志愿者还会纷纷前往灾区……

第二,无节制炒作已经产生了较大的负面社会影响。如果说“范跑跑事件”发生的初期,公众的判断都还处于理智、正常、有序的范围之内的话,那么,自从凤凰卫视“一虎一席谈”栏目举行了所谓的电视辩论,出现了“郭跳跳”之后,事件就发生了一些微妙变化,一部分公众因为郭松民不太理智的举动,产生了判断错觉,使一起十分容易判断的事件和一个十分容易判断的人物,变成了一个具有争议、是非不明的人物。炒作者的炒作效果似乎达到了,收视率、收听率、点击率等都达到了满意的效果,但在一定程度上却出现了是非混淆、曲直模糊的负面社会效果。出现这样的结果,不应该是一个负责任媒体应该做的。

第三,公众已经对无休止的炒作产生了反感。不知道有没有这样的机构做过调查,有多少公众已经对“虎照事件”产生了反感?“虎照事件”那么具有社会意义的一起事件,由于久久没有结果,由于一些媒体的狂炒,公众都会产生反感。那么,对于像“范跑跑”事件这样一起极端个例,如此不惜代价地炒作,只会削弱炒作媒体在公众中的公信力。

所以,笔者认为,无论是对“范跑跑事件”还是“范跑跑”的炒作,都该收场了。如果真的需要收视率、收听率、点击率,完全可以到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的第一线,那里有无数比“范跑跑事件”有价值的东西,有无数比“范跑跑有价值的人物,一样可以吸引人的眼球,一样可以让媒体达到提高知名度和增加收视率、收听率、点击率的满意效果的。

回答3:

那个家伙最不应该的是后来到天涯了个贴子,为自己辩护,天涯是牛人待的地儿,牛人很生气,所以被全国人民都知道了.
如果你做为研究的话,应该注意到关键人物对消息传播的作用.

回答4:

没什么,只不过是他选择比较火的新浪BLOG,还有他说的话题是当时比较敏感的,因此被各大媒体网页转载,所以就炒起来了!没什么特别的原因!如果汶川没有地震的话,他那篇文章根本就不会有什么大不了的。

回答5:

http://baike.baidu.com/view/1622870.html?wtp=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