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的几大分类

2025-04-19 23:23:06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物的分类方法较多,主要有时代分类法、区域分类法、存在形态分类法、质地分类法、功用分类法、属性(性质)分类法、来源、价值分类法等等。我们将在以后分类进行阐述。可移动文物共分为以下26大类:青铜器 玉器 陶瓷 金银器 钱币 雕塑 书画 漆器 家俱 科技文物 铜镜 古籍善本 玺印 竹木骨角雕刻 织绣 甲骨 文房四宝 紫砂器 古董钟表 景泰蓝 鼻烟壶 宣德炉 砖瓦 宝石 扇子 杂项 文物史迹共分为以下12大项: 人文初始 历史古都 名城揽胜 沙场秋风 科技杰作 万里长城 建筑精华 园林艺术 宫观寺堂 帝陵名冢 直面真品 名人遗踪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最多的省份是山西
  山西(119)河南(97)陕西(89)河北(86) 浙江(74) 四川(62) 北京(60)江苏(53)湖北(52) 山东(51) 广东(48)福建(45) 甘肃(42) 新疆(41)内蒙古(36) 安徽(36)辽宁(35) 湖南(34) 云南(32) 西藏(27) 江西(24) 广西(22) 贵州(19) 吉林(18)上海(16)黑龙江(14) 重庆(13) 青海(11) 宁夏(10) 天津(8) 海南(7)   另: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较多的地级市:西安(33) 保定(24) 运城(22) 晋城(15)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最多的县(县级市): 登封市(13)

回答2:

文物依照其特点、历史文化背景、规模大小有很多分类,但没有统一的分类方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界定,按照大小、规模和可移动性分类,分为“不可移动文物”和“可移动文物”二大类;按照文物所有者划分,分为国有文物(公有文物)和私有文物。
文物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遗物、遗迹。它是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文物是指具体的物质遗存,它的基本特征是:第一,必须是由人类创造的,或者是与人类活动有关的;第二,必须是已经成为历史的过去,不可能再重新创造的。目前,各个国家对文物的称谓并不一致,其所指涵义和范围也不尽相同,因而迄今尚未形成一个对文物共同确认的统一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