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所称的泛亚洲板块包括华北板块、西伯利亚板块和扬子板块,它们曾于古元古代末固结拼合为统一的泛亚洲板块。近期有资料(B.F.windleg,1984)介绍,在斯堪的纳维亚和加拿大等地发现了19亿年前的蛇绿岩带,说明岩石圈板块作用在古元古代就有了。
在华北板块的北缘发育了中新元古代的燕辽、白云鄂博古裂陷槽,并演变为古生代真正的大洋——蒙兴古大洋。因此我们认为,在前中新元古代华北板块曾是一个更大规模的大陆板块的一部分。应当寻找与之分裂的另一古陆,在这里最引人注目的是西伯利亚板块。前人(刘长安,1979;G.S.Plyusnin et al.,1980)也曾产生过这类想法
华北板块的基底由以下地层系统组成:
属于太古宙的地层有:迁西群、集宁群,由深变质的麻粒岩组成,同位素年龄3520Ma±125Ma(Sm-Nd)。单塔子群、乌拉山群、阜平群和鞍山群等,由深变质角闪岩相片麻岩、变粒岩、斜长角闪岩夹大理岩组成,同位素年龄2800~2400Ma。
属于古元古代的地层有:二道洼群、朱仗子群等,由绿片岩组成,它们分布于太古宇古陆核外围,同位素年龄为2500~2000Ma。滹沱群、马家店群等,由浅变质碎屑岩及碳酸盐岩组成,同位素年龄为2000~1800Ma。
稳定克拉通盖层沉积从中新元古代开始,即:长城系、蓟县系、青白口系和震旦系,以浅海碳酸盐岩及白云质碳酸盐岩为主,富含叠层石。其中下部常夹有火山岩。同位素年龄为1800~570Ma。长城系与下伏结晶岩系为角度不整合,青白口系、震旦系与上覆寒武、奥陶系为假整合。所以,华北板块最终形成固结于1800Ma左右(邢裕感等,1982)。
西伯利亚板块的基底则由以下地层岩系组成:阿尔丹地盾的古太古界由麻粒岩相组成,同位素年龄值4550~3400Ma;新太古界由角闪岩相各类片麻岩、结晶片岩和角闪岩组成,同位素年龄3150~2750Ma。阿尔丹地盾南缘为近东西向的斯塔诺夫褶皱带,属新太古代—新元古代(李春昱等,1982)。角度不整合于结晶岩系之上的有两套地层:
其一,为阿尔丹地盾南部的乌古依群(或贝加尔地区的捷普托尔柯群)由碎屑岩、白云质碳酸盐岩和铁质绿泥片岩组成,可能相当于华北板块的滹沱群。
其二,里菲期的乌丘尔群、阿依昌姆群、凯彼尔群和拉汉金群,沉积时限为1615~890Ma,大致与华北板块的长城、蓟县和青白口系相当。
概括以上,华北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有以下相同和相似点:
(1)基底结晶岩系的岩性组成、变质程度和时代相同或相似,同为麻粒岩相、角闪岩相等深变质岩,同位素年龄为3520Ma、3400Ma、2800~2400Ma,2750~3150Ma。
(2)在1800~1600Ma间,两个板块均发生了一次非常重要的构造作用,这次作用导致了它们的固结、拼合,形成统一的泛亚洲板块。
(3)西伯利亚板块南缘里菲期的沉积时限(1615~890Ma)与华北板块北缘中新元古代的沉积时限相当,沉积均由碎屑岩、碳酸盐岩组成,并夹火山岩。
(4)在中、新元古界内部,一些特殊的标志层两板块完全可以对比:
①华北板块长城系的高于庄组和蓟县系的雾迷山组中含炭质或沥青质白云岩或白云质灰岩,西伯利亚板块南缘的里菲期玛勒金组和涅柳延组中含类似的沥青质白云岩或白云质灰岩。
②长城系高于庄组见含锰页岩、含锰白云岩,局部见锰矿层;在中里菲期地层底部,也有含锰层及含锰岩层。
(5)据蓟县剖面的古地磁学研究,在长城系与蓟县系沉积时期,华北板块处于中、低纬度区,同一时期的西伯利亚板块也处于相近的纬度区。
从以上对比表明,华北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在中新元古代前可能是一个统一的大陆块。
在华北板块的南缘发育了中新元古代的晋陕豫裂谷带,它演变为古生代的秦岭古大洋,这样我们有理由推断,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在中新元古代之前也可能是拼合在一起的,产生这样的想法,是基于以下的几点事实:
①基底结晶岩系相同或相似,例如扬子板块的大别群(3200~2500Ma)、桐柏群和崆岭群(2300~1800Ma)与华北板块的太华群和登封群(3200~2500Ma)、嵩山群(2300~1800Ma)在岩性组合、变质程度和同位素年龄值等方面均相同或很相似。从地球物理场特征、建造组合、构造特征,并参考同位素年龄数据综合分析,大别山、武当山,乃至川中基底是华北板块统一基底的组成部分(张国伟等,1985)。
②秦岭群实际上是一个构造杂岩系,目前已分解出许多构造岩块,例如丹凤群、二郎坪群等,但其核心部分的古老岩系则是从华北板块分离出来的,它成了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连接的“纽带”,它启示我们,在中元古代前,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可能是统一大陆块。
图2-1-9 华北板块构造演化模式示意图(一)
图2-1-9 华北板块构造演化模式示意图(二)
从以上事实考虑,我们认为,在古元古代末期,西伯利亚板块、华北板块和扬子板块曾经是一个统一的古大陆,我们把它叫做泛亚洲板块(图2-1-9)。自中新元古代开始,华北板块的构造演化就在这样的大地构造背景上发生了,相继出现了中新元古代的裂陷槽盆地(坳拉槽)、古生代的克拉通盆地、中生代的前陆和单断型、坳陷型盆地及新生代的裂谷型断陷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