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出生于古印度迦毗罗卫(今尼泊尔国南部的释迦族。释迦牟尼意为释迦族的圣人。姓乔达摩(也译瞿昙),原名悉达多,佛教徒称之为“佛”或“佛陀”,意为觉悟者,达到觉悟的人。
释迦牟尼出身于刹帝利种姓,父亲是迦毗罗卫的国王,称净饭王,母摩耶夫人。释迦牟尼生下第七天母亲去世,他由姨母抚养成人。从8岁起学习吠陀、武艺,17岁娶妻,生有一子。29岁时因感于人生无常,要求摆脱生死苦恼而出家。出家后先跟数论先驱阿罗逻和优陀罗学习禅定,又修行了六年苦行,但认为这样做都达不到解脱,便到王舍城外尼连禅河畔伽耶的一棵毕钵罗树下坐禅,经七天七夜,对人生和解脱问题进行思考,达到“觉悟”。此后到波罗奈的鹿野苑地方找到了原先跟他一起修苦行的 陈如等五位侍者,把自己觉悟的内容向他们宣说,收他们为弟子,创立了最早的佛教僧团。此时他35岁,直到80岁去世。他在 45年的时间内,在恒河中上游一带传教,使佛教传播范围不断扩大,影响也越来越大。
『释迦牟尼』(Sakyamuni)
释迦牟尼佛 [净饭王太子,名为悉达多,意为“一切义成就者”(旧译“义成”),全名乔达摩·悉达多]
释迦牟尼佛以本誓愿于娑婆世界 五浊恶世示现成佛(详见八相成道),是佛教开启者。
释迦牟尼的意思是“能仁”、“能儒”、“能忍”、“能寂”等,因父为释迦族,成道后被尊称为释迦牟尼也就是“释迦族的圣人”的意思。
释迦牟尼佛(公元前565年~公元前486年)大约与我国孔子同时代。他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的王子,属刹帝利种姓。 据佛经记载,释迦牟尼在19岁时,有感于人世生、老、病、死等诸多苦恼,舍弃王族生活,出家修行。35岁时,他在菩提树下大彻大悟,遂开启佛教,随即在印度北部,中部恒河流域一带传教。年80在拘尸那迦城示现涅磐。
释迦牟尼佛心咒:达雅塔 嗡牟尼牟尼玛哈牟那耶梭哈 参阅《释迦牟尼佛修法仪轨》